阳春三月,之江大地繁花似锦、草木葱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再次回到了他曾经工作过6年的浙江。
4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以18分55秒时长播报了习近平在浙江考察中的“一步一情”。
3月29日至4月1日,从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宁波舟山港,到中小型民营制造业聚集的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从“两山理论”发源地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到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0%以上的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从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到推出了“健康码”的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再到听取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总书记步履不停,行程满满。
作为浙江仔,小e这些天是天天刷着手机看新闻。
毛毛细雨映衬下的余村更显青翠欲滴,聚集在村路两旁的村民以阵阵掌声欢呼声热烈欢迎总书记;烟雨朦胧,水草丰美的西溪湿地公园里,游客们纷纷向总书记问好……
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小e也算是“云游”了宁波、湖州、杭州三地。看着这些熟悉的场景,忍不住为家乡在此番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的“干得漂亮”感到骄傲,为家乡社会治理、生态之美感到满足。
看完新闻,勤劳的小e正襟危坐,奋笔疾书,迫切想要和大家分享“读后感”。这条长达近20分钟的新闻里,小e似乎看到了过去,也看到了未来,更有不少“电力声音”。
3月29日,考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宁波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
△宁波舟山港是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曾江摄)
宁波舟山港是货物吞吐量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的东方大港,码头上红色的龙门吊,“排排坐”的集装箱,轰隆隆的作业声……这些场景小e太熟悉了。
宁波舟山港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到舟山调研,就提出要“加快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
年12月20日,他在宁波-舟山港管委会挂牌仪式上说,港口建设将是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大手笔,港口建设的重点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
为推动港口绿色发展,国网浙江电力自年起,就开始陆续在宁波舟山港推进港口龙门吊油改电、低压岸电等建设改造。年,高压岸电提上日程。现在,宁波舟山港已建成投运8套港口高压岸电系统,在建1套高压岸电系统,累计供电容量达47.6兆伏安。
总书记在穿山港区考察时,听取了港区情况和复工复产情况汇报,强调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宁波舟山港率先恢复生产,对推动我国企业复工复产、恢复物流体系、恢复全球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这很好理解——网购越多,快递肯定就越忙,这在港口也是一样。穿山港区采取措施及早恢复了生产,港口吞吐量已逐步恢复至日常水平。今年前2个月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63亿吨,为去年同期的98%以上;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恢复到去年同期的近九成。
△供电公司员工对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进行用电检查(曾江摄)
离开港区,总书记前往宁波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考察中小型民营制造业企业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听取企业生产经营及复工复产情况介绍。在同中小企业负责人代表等交流时,总书记为大家鼓舞信心:“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的组合拳,随着形势变化还会及时进行完善,推出更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并有新的发展。”
确实,不少中小企业也都感受到了这些“组合拳”带来的信心。这不,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群峰就“忍不住”报告说:“总书记,政府出台了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减免了一些税收和社保,供电部门也减免了一些电费。”
2月22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专题研究出台的八项举措中,就明确以最快速度、最有力行动,坚决执行并落实中央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的相关政策,国网浙江电力也是不折不扣执行。
《特殊时期,这份超实用的省钱指南要收好》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
今年2月到3月,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累计降低用电成本支出5万元;而整个园区中,有76家企业符合政策要求,已累计享受到万元的用电成本优惠。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算过一笔账,落实好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将累计帮助宁波相关企业降低用电成本9.9亿元。从全省来看,这个数字将超过55亿。
总书记在考察时还强调,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帮助中小企业努力战胜疫情挑战,国网浙江电力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组合拳”。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就陆续推出了20项惠民助企举措,“服务政府、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重大项目”的“三服务”专项行动,“电力+金融”精准放贷服务等,拳拳见实效。
特别得说说“电力+金融”精准放贷服务。
对企业来说,现金流是王道。但实际上,很多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对于在疫情期间已经出现现金流紧张的中小微企业来讲,基本上就是“灭顶之灾”了。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主动对接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通过融合电力用户用电量、用电趋势、电费交纳信用等电力大数据,促进银行普惠金融与电力大数据相结合,由银行定向开发中小微企业信贷产品。
双方一拍即合。电力大数据助力银行精准放贷,减小风险,同时扶持中小微企业快速融资,向好发展。
3月30日,考察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
这是总书记十五年后再访余村。
考察中,总书记走进村党群服务中心,来到田边与正在清理荷塘的村民亲切交流,走入余村第一家民宿春林山庄,详细了解余村发展情况,对他们发展绿色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做法给予肯定,“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余村旧貌
曾经的余村,炸山开矿,办水泥厂,靠“卖石头”致富了。但好景不长,山体被破坏,水和空气都污染了。当地政府下决心进行治理,在年到年间,陆续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开始封山育林,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
△余村(石红岩摄)
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村考察,充分肯定了村里的做法,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15年来,余村坚定践行这一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春林山庄是余村关停矿山、走绿色发展之路后创办的第一家民宿。山庄主人潘春林是小e的老朋友了。
潘春林曾在余村矿区开拖拉机运矿石,收入也算可观。矿山关停后,他外出打工。当他回乡看到绿水回归、青山重现,当即决定返乡创业,开办了春林山庄。安吉白茶、农家好菜,再加绿水青山,很快引来八方游客,也带动了余村的旅游、民宿热。
通过大力发展集民宿、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全域旅游,如今,余村年接待游客达40万余人次,生态产业体系在这里初见雏形。
从电量看经济,从负荷看收入。
15年来,余村用电量从年的39.82万千瓦时增长到现在的.05万千瓦时,增长4倍多。
年,春林山庄的营业额超过了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万元。
游客一多,用电量就大。春林山庄开办至今,潘春林对当地余山供电所的“管家式”服务非常满意,“从安全用电到负荷分析面面俱到”。今年,潘春林打算在淡季赶紧把部分房间再装修下,“空调也要换更大功率的。现在手机上装了‘网上国网’APP,可以随时查看山庄的用电情况,非常方便。”
如今的余村,已经成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座地标。连总书记都说,他看好这里的发展后劲和潜力。
美丽乡村建设,电力先行。小e的同事们早早地为余村发展做好了能源储备。
从生态农网“一村一规划”始,加快新时代乡村电气化建设。创新生态配电网“线杆融景、变台为景”……余村的户均配变容量从3.27千伏安提升至8.6千伏安,远高于全国农村地区年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5千伏安的标准水平,新建台区绝缘化率、智能总保、智能电表覆盖率均达到%,开发应用主动抢修功能实现停电短信通知到户率%,余村已经全面走上了电气化道路,成为生态配电网示范区。
国网湖州供电公司还在余村进行了民宿电气化设备改造试点,让余村用能更绿色安全,也更经济实惠。以热水全电化为例,普通热水器的热效率为80%到90%,而空气能热泵的热效率可达到%以上。
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还在余村打造了“两山e家”电力便民服务站,把电力便民服务送到了村民家门口。这里,不仅有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了零证件刷脸搞定20项办电事项,满足村民新装、增容等常见需求。开展“70免跑”行动,由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承接,为辖区内年满七十周岁的五保户老人建立“两山e家”红色服务档案,推行“电力业务全免跑”服务。
一溪绿水,一片青山,见证了十五年来中国生态发展的“美丽之约”。
3月31日,考察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总书记途经炒制龙井茶摊位时,两位“传统手艺人”正在使用电炉炒茶。总书记上前观摩,鼓励他们把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期间,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对总书记汇报说“比以前用碳,现在电炒茶还是很方便的”。
总书记指出,湿地贵在原生态,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不能搞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建筑,更不能搞私人会所,让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西溪湿地(吴海平摄)
西溪湿地,早在年就完成了全电景区改造。“全电景区”是指通过实施“电能替代”提高景区电气化水平,将传统景区中的燃煤锅炉、农家柴灶、燃油公交等改造为电加热(制冷)、电炊具、电动汽车。整个公园都使用了清洁绿色的电能,可以说是零污染零排放。
关于能源电力发展,总书记有不少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包括实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稳步推进国内能源互联网建设,抢占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制高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等要求。
《他,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殷殷重托。他们,聚力人民美好生活,赤胆忠心!》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
牢记嘱托。从快马加鞭建设电网,到如今积极推进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落地,国网浙江电力聚焦能源消费革命,围绕浙江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脚步一刻也未敢停歇。
接着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考察时,总书记在杭州供电系统数字驾驶舱系统界面前,驻足观看电力大数据在流动人口风险分析、企业复工、独居老人关爱等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用展示,频频点头。
周江勇向总书记重点汇报电力大数据服务复工复产工作时说:
通过供电大数据,可以了解我们整个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怎么样。这个‘电力大数据’曲线,就可以充分反映企业的复工复产实际用能情况。在3月17号,杭州市全社会的用电量已经跟去年同期持平了,说明产能已基本恢复了。
总书记听到这里称赞说“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打了漂亮仗。这其中,杭州率先推出并最终走向全国应用的“健康码”的作用不容忽视,“数字浙江”名副其实,而我们的电力大数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居民流动风险分析、企业复工电力指数、电力信用指数、宏观经济趋势、城市能源生态、关爱独居老人……总书记面前的电力驾驶舱条块分明、数据清晰。电力消费弹性指数变化了多少,企业用电量增加了多少,老人家中有没有用电异常、需不需要帮助……这些大数据“明星产品”,折射着城市运行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经济、生态、民生、信用4类24种电力大数据指数集成到电力驾驶舱,成为城市治理决策的重要依据。而它们的来源,则是最原始、最易被忽视的电量、电流和电压等基础数据。
国网浙江电力专注盘活数据资产,唤醒数据价值,在创新中搏得发展先机。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是其中的“优生”。
电力大数据无所不在。它取自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又能反过来服务生产生活,蕴含无数种赋能价值。年4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印发《杭州市城市数据大脑规划》,为电力数字化、数字经济化开辟了新航道。
年5月,正是在总书记此次到访的云栖小镇,杭州首个电力大数据应用——“低碳入住计划”上线城市大脑。在云栖客栈大屏上,客房电力能耗数据变得可视化,游客们扫码领取各自的“碳账单”,掀起绿色出行新风尚。接着,全国首个电力云计算民生服务“关爱独居老人”上线,通过用电特性分析,户特殊老人有了安全状况预警。8个安置房小区被改造为未来社区,房屋空置、出租率通过电力数据分析一目了然。
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hq/14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