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设备

文化底蕴厚重的洛矿,又在CCTV露脸了


昨日(2月19日晚),央视CCTV《记住乡愁》栏目第五季,播出了第33集《洛阳涧西工业遗产街-不忘初心薪火相传》,报道了洛阳涧西区工业遗产街区的光辉历史和活力传承,视频中提到:

在十三朝古都洛阳城西北侧,红墙红瓦间,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这里就是洛阳涧西工业遗产街,它见证了中国大半个世纪的工业发展。

20世纪50年代,十几万建设者从五湖四海会聚到这里。年,洛矿(现中信重工)一金工的车间内,焦裕禄带领同事们,用三个月时间,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大型卷扬机,完成了国家为矿山采掘而定下的紧急任务。

半个多世纪以来

涧西诞生了许多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

老街人凭借着

打不垮压不弯的韧劲

和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

让这里成为中国重工业装备的摇篮

看视频

今天,小编再为大家揭秘一下

视频中提到的工业遗产街区中的

洛阳矿山机器厂

(现在的中信重工)

一金工车间

焦裕禄的故事

二号街坊

精神的传承

洛阳矿山机器厂(现为: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一五」时期兴建、前苏联煤矿工业部乌克兰国立煤矿工业设计院设计的个重点项目之一,并于年入选国家工业遗产。

一金工车间

▲年10月,洛矿建厂工程破土动工,建设的第一个厂房是二金工车间(图右),第二个厂房是一金工车间(图左)。年10月,洛矿提前一年零两个月建成,并向国家交付验收。

▲一金工车间为钢混结构,年9月开工,年6月竣工。为摆脱提升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洛矿从建厂伊始便开始着手矿井提升机的研制,一金工车间的主打产品就是矿井提升机。

▲一金工车间现状

▲目前,中信重工厂区还保留着50年代的车间原貌

焦裕禄带领员工造首台卷扬机

年6月,焦裕禄(右图左三)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洛阳参加建设。在洛矿工作的9年里,先后任洛矿工程科科长、一金工车间第一任车间主任、生产调度科科长,年6月调离洛矿。焦裕禄通过不懈努力「学会搞工业」,成长为我国工业战线上的优秀指挥员。

▲焦裕禄(前排左四)与厂领导、车间工人和苏联专家在我国首台Φ2.5米多绳卷扬机前合影

焦裕禄同志在担任一金工车间主任期间,带领职工经过三个月的奋战,成功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直径2.5米双筒卷扬机,填补了我国矿山机械生产史上的一项空白,缓解了我国矿山采掘提升矿石和煤炭的燃眉之急。

▲目前这台我国第一台2.5米双筒卷扬机回归洛矿

▲年3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视察中信重工时说,「一个人的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焦裕禄在洛矿工作的9年,是焦裕禄精神形成的重要时期,焦裕禄精神孕育在洛矿,弘扬光大在兰考。我们这代人都是在焦裕禄精神影响下成长的」。

涧西区2号街坊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专家来华支援我们国家「一五」期间上马的项重点工程建设,在洛阳涧西建造了一批具有苏式建筑风格的工厂、职工住宅及各种配套设施。这些苏式建筑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工业遗产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情感价值。

▲位于涧西区中州西路与武汉路交叉口附近的2号街坊,这里是洛矿(中信重工)的家属区,作为住宅区的典型代表,是现代住宅与传统四合院建筑风格有机结合,是中国工业建筑史、中国住宅建筑史上的代表作。

▲涧西区2号街坊建于年,包括10栋楼,这些楼多为三层和四层,当时成为洛阳住宅区的典范。习仲勋、纪登奎、焦裕禄(洛阳涧西2号街坊2-6东侧)等曾在此居住过,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年,洛阳涧西苏式建筑群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精神的传承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可艰苦创业的拼搏劲儿,始终在老街人的血液中流淌,如今的老街迎来了,第二代、第三代,老一辈的精神,也一脉相承,延续至今,……

▲「刀具大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80多岁的张帮栋(中),仍忙碌在生产一线。

承载红色基因

新中国工业见证

传承红色基因,挖掘文化资源。中信重工将焦裕禄精神作为企业精神,深度融入企业文化之中,熔铸为新时代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

这是新中国社会主义

工业建设初期的时代特色

是中苏人民友谊的象征

是中国工业化历史上

极其重要的物质遗存

承载和见证着

新中国工业化的前世今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js/166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