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设备

头条40年前那场唐山大地震,承德人都看见


在承德的邻居中

有一座城市叫唐山

唐山历史悠久,早在4万年前就有人类劳作生息,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选择在此驻跸,由此得名唐山。

唐山,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素有“北方瓷都”之称。地震前,唐山年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百分之一,是中国十大工业城市之一。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这里的人们,也因丰厚的工业文明而安居乐业。

日历上的这个日子

年7月28日

一场突来的灾难

让唐山几近毁灭

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地震。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颗广岛原子弹爆炸。23秒内,百年唐山被夷为平地,人丧生,人伤残……

40年后的今天

唐山

像一只经历劫难的凤凰

涅槃重生

如今的唐山

已是是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京津唐城市群的

核心城市之一

作为唐山的近邻

40年前的那场大地震

也波及到了承德

给那些亲历过的承德人

留下了终身难忘的

记忆

下面我们

就跟着一些

有关承德的的记忆片段

重回40年前

北京军区闻风而动

 年7月27日,北京军区这天是副司令员肖选进值班。28日凌晨1时,肖选进离开作战值班室,到办公室里的卧室休息。熟睡中他突然被剧烈的摇晃惊醒。肖选进当时就想到是发生了地震,迅速起身赶到作战值班室,要作战值班员迅速查明军区范围内承德、张家口、大同、呼和浩特、太原、临汾、石家庄、保定、天津等地的震情,并尽快与国家地震局取得联系。

  

  各地的震情很快收集上来,发现天津、唐山方向震情严重。肖选进当即派司令部作战部科长朱金台带领侦察组乘车前往通县、三河县、蓟县一带勘察震情。随后,命令作战部将有关情况向总参谋部汇报。

承德医学院组建医疗队

奔赴抗震救灾前线

地震当天下午5时,医院教师及76届还没参加毕业典礼的毕业生共计20人,作为学院第一支援唐医疗队集结完毕,并于下午6时出发奔赴唐山。震后第二天,又派出第二支医疗队共计35人奔赴抗震现场。

承德医学院先后派出的五批医疗队,在抗震救灾现场共计抢救伤员余名,医院接受治疗伤员余名。

当时

承德各地

都派出了

支援唐山

抗震救灾的队伍

新华社的报道中提到承德

就在地震发生后不久,满载着毛主席、党中央对灾区人民巨大关怀的一架架银鹰,出现在唐山上空。四面八方通往唐山的公路上,出现了浩浩荡荡的支援大军和运输车队。东北地区的抢险队伍挥师入关,华北各地的救援人员驱车北上,英雄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急行军向唐山挺进,一支支医疗队赶赴灾区,一批批救灾物资运往灾区。全国人民的心飞向唐山,千万双支援的手伸向唐山。

  

“快!到唐山去!”在滦河大桥,锦州医疗队长龙般的汽车队,冒着强烈的余震强行通过。在燕山丛中的青灰岭上,瓢泼的大雨倾泻而下。震塌的巨石纷纷滚落下来,河北省承德地区的运输车队,利用塌方间隙排除路面障碍,冒着危险把一辆辆汽车开过山岭。

时任承德驻军某部战士甲

当时我在24军军炮团,任加榴炮营指挥连侦察排长。部队驻扎在承德县双峰寺。年7月28日凌晨,大地强烈的颤动把我们从睡梦中晃醒,战士们纷纷从屋里跑了出来,看到有的屋顶的烟囱倒了下来。除此之外,营房、车炮库等并没有发现明显的险情。

经历过邢台大地震的我明白——发生大地震了,但震中在哪里,是哪个方向,我们并不知道。白天仍按照计划照常训练。上午,团司令部组织全团射击指挥干部在驻地附近的山上进行炮兵射击指挥作业。此时接到军里的紧急命令,令我团除少数留守人员外,其余人员立即火速奔赴唐山地震灾区组织救援。

接令后,我们立即下山返回各自驻地,做好出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下午4点半车队出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尽快进入唐山灾区救助受灾群众。

时任承德驻军某部战士乙

年,我正在解放军驻承德某部队服役,时任班长,随部队参加了唐山抗震救灾,历时三个月。

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大地震波及整个华北及东北地区,承德有强烈震感。营房颤抖摇晃起来,我们跑出宿舍集中在操场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中午1点,我连接到紧急命令,马上到团部集结,才知道是唐山发生了大地震,要赶赴灾区救灾。部队行进中天下起了大雨,而且越下越大。

部队行进到玉田县,就看到农村震裂的和部分倒塌的房屋。越往前走,灾情越严重。部队行进到唐山郊区一个叫八里庄的地方,只见从唐山市区、郊区往外逃灾的百姓成群结队。他们看到了解放军大声呼喊:“解放军救救我们吧!”有的群众干脆上了军车,叫我们把他们拉走逃离灾区。此时部队已无法前进,团首长命令各连下车,以连为单位跑步前进,以最快速度赶赴市区救灾。29日凌晨2点左右,我连赶到唐山钢厂,立刻投入到救灾工作。

唐山抗震救灾极其艰苦,因为没有先进的救灾工具和器械。最初就靠一双手,每个战士只有一把铁镐、铁锨、撬棍,连最简单的千斤顶都没有。双手磨破了鲜血直流,但是没有一个战士叫苦,他们只想多救人。后来,救灾的工兵部队和各地调来的矿山救护队才有了吊车器械和救灾工具,其他部队一个团才有一辆4吨级的吊车。

救灾中,战士们还有被余震震塌的断壁残垣砸伤的危险,每一位战士超强的身体付出是相象不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水,救灾伊始根本没有水。要吃饭怎么办,炊事班的同志在钢厂找到一座蓄水池,可蓄水池上面有一层很厚的绿苔,把绿苔拨开,水都是绿的。就用这样的水蒸米饭,米饭都是绿色的,那也要一口一口地吃。

医院救灾时,挖出很多葡萄糖液和生理盐水液,但是没有一个战士喝,而是全部上交,因为伤员更需要。医院后边有一条水沟,下了几天的大雨水沟里积满了水,渴极了,我们就喝水沟里面的水。

战士们没有换洗的衣服,出的汗水把军装变成了近白色,像帆布一样硬。超强的工作又没有水洗澡,饮食又不卫生,有的战士患上了肠炎、湿疹、皮炎等疾病。宿营地条件极差,帐篷经过太阳的暴晒,里面温度都接近40度。

随着救灾工作的推进,全国各地救灾的医疗队救灾物资队先后到达唐山,我班开始负责物资发放工作。后来各主要街道先后建立了简易的大型商场,邮局、银行也都开始营业,使灾区人民基本上恢复了正常生活。

历时三个月的抗震救灾,按照上级要求,部分救灾部队先后离唐归建。我团离开唐山那天,我们换上新军装,军车上插上彩旗。唐山人民举行了欢送仪式,他们敲着锣鼓,高呼着“向解放军学习,向解放军致敬,感谢亲人解放军”等口号。很多群众大声哭起来,他们不愿解放军离开他们。还有群众向军车上扔苹果、糕点、糖果、鲜花,有的群众跟着行进的军车跑,直到跑不动了,才挥着手流着泪水送别他们的子弟兵。这种军民鱼水情的场景,除了战争年代,和平时期是较为罕见的。

时任承德驻军某部战士丙

我是年从扬州当兵的,一直在铁道兵部队服役。地震发生的年,我们正在河北承德的滦平县修建沙通铁路,滦平距离唐山不过公里的距离,地震发生时,滦平也有明显震动。

我当时是所在连队的司务长,有时会出差。地震是28日凌晨发生的。我27日出差才回来,回来时已经很晚,刚睡下不久,就听到房屋震动,纸糊的天花板上发出很响的声音,顶棚上还堆有木板,那时第一反应就是地震了,赶快跑……我鞋子都没有穿,就冲出去了,当时正是夜里3点多钟,天还没亮。住房对面就是连队的伙房,出来一看,伙房的烟囱已经倒塌,墙体也已经开裂。其他战友听到震动,也都冲出屋子。当夜,大家都不敢进屋子,在外面待了一夜。

很快,部队就接到指令,要开赴唐山抢险,次日,吃过早饭后大家就开始待命,“29日一大早,天不亮部队就出发了,一个团大部分人都去了,坐的卡车,一共有多辆。”

离开唐山时,部队每个官兵都发了一只抗震救灾慰问袋,袋子是塑料的,上面印有“唐山丰南地震抗震救灾慰问袋”,里面装有一本纪念册、一支圆珠笔和一枚纪念章。纪念册中印有数段毛主席语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的慰问电;圆珠笔杆上刻有“唐山丰南地震抗震救灾留念”;纪念章是毛主席书写的“人定胜天”。笔记本和圆珠笔周元益一直没舍得用。

承德市民C先生

刚参加工作不到半年,就赶上了“7·26”唐山大地震。当时我们住在武烈路皇宫饭店的地下室,算是单位给我们租的集体宿舍。

那天夜里很闷热,凌晨四点多,朦朦胧胧中,突然感觉好像有火车从头顶上开过,床也在剧烈的摇晃,睁开眼望着房顶傻了有十几秒钟,同屋不知是谁喊了句:“地震了!快跑吧!”我第一个跳起来跑到房门口,随手拉开灯绳,看到还有人愣愣的躺在床上,有一个光着腚跳下床,又回手抓起裤衩边跑边穿。几辆自行车倒在走廊里,我还算幸运,竟飞快的穿过缝隙,没被磕着拌着,后边的有点儿惨了,只听见稀里哗啦一阵乱响,有崴脚的,有磕破腿的。待我等冲到大厅门前,已有几十号人集聚在那儿,很快就看到大门还锁着呢。有人在骂八辈祖宗,有人吵嚷着:“把门砸开!”几个年轻人开始冲撞大门。这时,女服务员拎着钥匙赶来,小脸煞白的打开了门,众人逃命般一窝蜂似的冲到了大街上,我看到一个年轻女人踏空台阶狠狠的摔在地上,我刚要扶她,她竟然一声不吭迅速爬起来,仍旧一瘸一拐地往前跑。

上班后,车队领导立即召开全队大会,宣布因地震进入战备状态。因通讯科技落后,当时还不知哪儿是震中,有的说北京,有的说天津,有的说唐山。队领队禁止乱猜疑,等候上面通知。接下来召集我们基干民兵开会,要求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然后打开仓库,拿出枪械,发给我们每人一杆半自动步枪和五发子弹,并发布命令:如晚间值班民兵,发现车队院内油库有可疑人员晃动,可先开枪警告,如有破坏行为,可立即击毙!妈呦,我当时心里一哆嗦,我们竟然可以自己做主开枪杀人了!可那时一个车队领导宣布这样的规定并不让人感到有什么不妥。

十几天后,省里给承德运输公司拨来20多台前苏联生产的GR大货车,那时是非常先进的卡车了,公司立即成立了抗震救灾车队,几天后,一大溜崭新的GR卡车浩浩荡荡的开赴了抗震救灾的前线。当这支车队建功立业、凯旋而归,就变成了运输公司汽车九队。

(前苏联GR大货车)

承德市民S先生

一九七六唐山大地震,我的家乡承德县虽然不是震中,却也震感强烈。那时候我还小,地震时被父母拖到院子里还稀里糊涂,连地震是什么滋味也没有感觉到。

第二天下午,一次较大的余震才使我对地震有了真切的感受,当发觉大地在晃动,我就本能的往村里的高出跑,感觉深一脚浅一脚就像是踩在了当时生产队装氨水的胶皮囊上一样,等我跑到高处一看,一个小伙伴已经惊慌失措的爬到了一棵大梨树上。

当晚天不作美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人们虽然心里没底,但还是自觉自愿听从指挥。村里村外,田头山岗都有人持枪站哨,看护自己的家园、看护日渐成熟的劳动果实。大家约定每有震情贼情便以枪声锣声报警。

也许人类从来也不曾失去生存的信心,越是危险艰难的情况下生的欲望越强烈。人们不是要当个人英雄,而是要靠集体的力量。那天晚上乡亲们有组织的集中在打谷场上,由于没有来得及搭防震棚,便把麦秸垛掏了个大洞(当时生产队里种过冬小麦),年轻人让老人躲进去,老人让孩子们躲进去。灾难面前,人们没有了往日的恩恩怨怨,想的只是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幸福留给他人、留给孩子。地震是可怕的,可当时我并没有感到多大的恐惧、孤单,只觉得像是生活在一个和谐美好的大家庭里。

唐山市民G先生

40年前的今天一一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做为一个从地震瓦砾中死里逃生的幸存者,如今,40年过去了,我仍依旧铭记着大地震的伤痛,但也深知,生者坚强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四十年

弹指一挥间

我们记忆灾难

缅怀逝去的人们

也祝福今天的生活

幸福

平安

图文综合自网络

点开链接看头条

避暑山庄里曾有座动物园,竟惊动了北京

头条/承德这位老人家,每天沿街在拍啥?最后还惊动了警察!

头条/承德大桥,当年竟然长这样

头条/农村户口要值钱,进城容易下乡难,承德人,咋办?咋办?咋办?

头条

你有工资条吗?工资条5个必知道

头条

大雨中,承德这列火车真的成了“火车”

头条

丰宁惊现土豹子,双桥娶回洋媳妇,全市喜降及时雨

头条

承德剧场演大戏,关公率梁山好汉PK谢大脚儿

头条

定了!未来,承德人的养老、工资、医保将发生这些变化

头条

这里有你不知道的承钢

头条

定了!延迟退休时间表明确,承德这些人最受影响

头条

隆化有棵柳树成了精,河沟两岸走不停

头条

热热热……这回承德真的成了热河

头条

曝光承德火车站内部,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儿”

头条

承德医院,居然藏着一个这样的秘密









































白癜风医院沈阳哪家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cg/102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