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设备

民营煤矿写实1700万买的煤矿170万


 分析认为,民营煤矿未来被低价整合的可能性较大,有些煤矿只能低价卖给国家或大型煤炭集团

  ■来源:证券日报记者李春莲

  煤炭行业去产能不断升级,民营小煤矿处在生死边缘挣扎。

  不少民营煤老板在光景好的那几年花了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买下的煤矿,如今不得不面临被关闭的窘境。

  煤老板董先生颇为无奈的表示:当初花万元买的煤矿,现在万元卖不出去。

  除了卖不出去的煤矿,民营煤老板还背负着一身的债务。曾经投资煤矿的资金多是贷款或是从亲戚朋友那里集资来的,如今煤矿关停,银行每天的利息都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同时,还有很多要求还账的人找上门甚至告上法庭。

  煤价不断下跌,甚至创下年以来的最低点,负债高企的不光是民营煤老板,很多大型煤企都已经顶不住。

  更加严峻的是,目前煤炭行业去产能的路径日渐清晰,加快推进小煤矿关闭淘汰和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近日,能源局再次强调,要力争年关闭落后煤矿处以上。

  董先生表示,民营煤矿似乎别无选择,就是自动退出,被市场逼出去。

  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持续下行以及国家主推淘汰煤炭产能的情况下,中小型煤矿很可能就要被大企业兼并或者直接关闭。

  万元买的煤矿

  万元卖不出去

  董先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2个煤矿马上就关闭整四年了。

  年,董先生投资了第一个煤矿,那时煤炭市场还没有走下坡路,赚了两年钱,也给了初次涉入煤矿生意的他很大信心。到年,董先生又参股了一家煤矿,尽管当时已经有了不好的苗头。

  但觉得煤矿毕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应该问题不大。董先生如今说起来,感慨颇多,他没有料到煤炭市场会如此惨烈。

  他和几个股东通过半年的时间,对矿井进行升级改造,准备像第一个煤矿一样大干一场。但是,到了年3月份,他就收到了技改的通知,要把家煤矿整合为6家,不得不把矿井关了。

  根据技改的规定,单井规模要达到30万吨以上,露天煤矿要达到万吨以上。小型民营煤矿基本都达不到这个规模,虽然政府有一定政策倾斜,但资源配给根本达不到。

  实际上,内蒙古作为产煤大省,煤炭企业整体规模化、集中化还有提升空间,不像山西经过年整合重组集团化运营。从煤炭行业开始陷入困境,内蒙古就一直在关停小煤矿。有的是煤矿本身顶不住煤价不断下跌不得不关闭,还有的是产量较小的煤矿被强制关闭。

  董先生的煤矿关停后,刚开始还有十几个工人对矿井进行维护和保养,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有几个老井维护成本实在太高,也不得不放弃。

  随着市场恶化,现在越陷越深,民营煤矿已经被耗尽了,只能坐着等死。董先生无奈地说。

  今年以来,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不断升温,民营煤矿所面临的处境更加艰难。

  2月16日,董先生等民营煤矿老板再次接到通知,辽宁丹东所有的小煤矿都要进行整合。要么技改要么关闭,目前来看,似乎只有这两条路可选。

  但是,几乎所有的煤矿股权结构都很复杂,每个煤老板后边还有许多股东,整合起来矛盾太多,需要再继续投资。按照国家的标准,80%以上的民营煤矿没有资金能力再进行技改升级。这也意味着只能关闭,之前投资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都打了水漂。

  董先生说起来颇为痛心:我万元买的煤矿,现在万元卖不出去。这个价格实际上很便宜,也很合适。但关键的问题在于,接盘的人没有能力继续投资。

  巨额债务和官司压身

  上亿元投资有去无回

  更让人焦虑的是,民营煤老板除了卖不出去的煤矿,还有一身的巨额债务。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资有去无回,让他们压力山大。因为这笔资金一般都是通过各种渠道融资来的,煤矿关了,没有利润来源,对于他们来说,这是眼前更大的问题。

  董先生表示:这其中除了银行的贷款,还有不少是亲戚朋友的钱。刚开始投资的时候,大家都跟着赚钱了,也很乐意继续投资。但是后来关停了。现在的民营老板压力都很大,有些人没办法,只能跑路。

  每一笔资金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悲惨故事。

  我还算压力最小的,有的老板投资的几个亿的煤矿,很多都官司缠身。手机号都换了,每天要钱的人太多了。董先生说起来,只能苦笑。

  有的煤老板虽然没有跑路,但是也不敢回家,家里能搬走的东西都被人搬走了。如今煤老板这副落魄形象,让人唏嘘。

  实际上,这几年,民营煤矿老板巨额债务缠身的例子并不少见。

  曾经因为万嫁女而轰动一时的山西煤老板邢利斌负债亿元,其已被警方带走两年。他旗下的山西联盛能源有限公司等31家公司管理人向法院申请:实体合并,统一重整。

  此外,去年年底,四川最大的民营煤炭集团也被爆出欠债60亿元,该煤企老板鲜扬曾以亿元的财富首次登上胡润中国富豪榜。

  煤炭市场恶化的程度超出了大家的预期。撑一下就过去了正在成为一句空话,这次似乎是撑不过去了。

  去年上半年,民营煤矿老板之间还互相打打电话,互通一下消息。现在大家似乎都已经放弃,过年连拜年电话都没有了。

  董先生说:尽管这几年也一直看不到希望,但从未有过放弃的想法,现在也开始研究其它小项目了。

  由于煤价不断下跌,从去年以来,煤价已经下跌三成,创下年以来的最低点。煤矿生产出来即亏损,负债高企的不光是民营煤老板,很多大型煤企也已经顶不住。中煤能源(5.,0.16,3.17%)、陕西煤业(4.,-0.12,-2.66%)等煤企亏损额已达到历史最高,偿债能力也普遍下降。

  截至年11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煤炭行业负债总额达3.69万亿元。

  根据中国煤炭协会向《证券日报》记者提供的数据,一是贷款拖欠严重,截至去年9月末,企业应收账款为亿元,同比增加亿元,为历史最高。二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银行下调煤炭企业信用等级,惜贷、抽贷现象严重。

  中债资信认为,煤炭行业债务问题较为复杂,涉及银行贷款、民间借贷、担保、互保、联保等问题,若贸然对僵尸企业抽贷或有其它不当处置将会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

  民营煤矿出路何在

  关闭或是被兼并重组

  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尤其是2月5日,国务院发文《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从年开始,用3年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分类处置。

  10亿吨产能会将如何退出?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小煤矿。目前,不光是董先生所在的辽宁和内蒙古,全国各地都在关停和整合小煤矿。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河北省在年以来已公告关闭64处、现有处小煤矿的基础上,河北省今年将再关闭整合或实现实质性停产小煤矿70处以上。

  此外,年山东省共淘汰煤炭落后产能万吨,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已经全部关停。湖南省2年来关闭小煤矿处,淘汰落后产能万吨,是全国关闭煤矿数量最多、比例最高的省份。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我国将加快推进小煤矿关闭淘汰和兼并重组,引导资源枯竭企业、落后产能、劣质煤炭产能有序退出。

  连维良在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还强调,目前我国30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还有多处,产能为5.7亿吨/年;9万吨/年以下的小煤矿有多处,产能为3.1亿吨/年。这些煤矿一方面生产水平较低,安全保障程度不高,不能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另一方面市场主体过多加剧市场无序竞争,因此客观上需要加快推进小煤矿关闭淘汰和兼并重组。

  需要一提的是,近日,能源局召开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再次强调,力争年关闭落后煤矿处以上,合计产能万吨,推动煤炭行业兼并重组。

  而事实上,民营煤矿大部分都属于产量不高的小煤矿,也就是要被关闭或者整合的对象。

  从现在的改革思路来看,民营煤矿似乎别无选择,就是自动退出,被市场逼出去。董先生表示。

  安迅思煤炭行业分析师邓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如内蒙古伊泰,蒙泰等,他们规模比较大,又善于使用对冲工具的企业,还是能够活下来的;但是一些规模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型民营煤矿,在市场持续下行,以及国家主推淘汰煤炭产能的情况下,很可能就要被大企业兼并,或者倒闭。

  国家煤监局负责人表示,四类矿井将是此次退出的主力。一是大量不符合安全条件、非机械化开采的小煤矿。二是国有企业资源枯竭、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老矿。三是上一轮关闭破产剩下的多处煤矿。四是部分产煤大省实行兼并重组后的僵尸煤矿。

  根据各地的资源赋存条件,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4个煤炭主产区的煤矿产能须大于60万吨/年。冀、辽、吉、黑、苏、皖、鲁、豫、甘、青、新11个地区产能须大于30万吨/年,其它地区产能须在9万吨/年以上。

  民营煤矿未来被低价整合的可能性较大。邓舜认为,有些煤矿只能低价卖给国家或大的煤炭集团。虽然难度大,但是如果国家主推,而且这种整合会提高大集团的份额和话语权,还是能够推进的。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冬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煤炭作为中央政府去产能的重要战场之一,令大部分煤企再度看到希望,但考虑到员工安置、资金链等现实问题,效果暂不明显,但几乎人人已意识到残酷的优胜劣汰已在所难免。

刘晨茹:煤老板,开到荼蘼花事了

文/刘晨茹

秦总让我给秦朔朋友圈“写一篇”的时候,我本想不自量力地写一篇关于“如何理解商业文明”的文章。但领下这个任务后,我便意识到这个标题,似乎可以写一本书了,或者,至少是一篇博士论文。秦朔先生在离职时,有些同事说,他是一个知识分子,或者学者,而不是一个商人,这简单一句话构成了我所尊重的这位先生最大的成功和最大的遗憾。因此,当他离职后,选择继续去守护商业文明,难免会让人有一些矛盾感。但就像尼采所说,人是会发问的存在。当一个学者决定去守护商业文明的时候,或许可以抽丝剥茧,想想商业文明是什么?又为何值得守候?这个过程,就不得不提到商业文明中一个个具体的人。因此,执笔此篇。

本篇文章仅仅是对于中国“煤老板”这个时代的产物进行白描,我个人并不想加入太多自己的评判。“煤老板”这个词其实是带着一半嫉妒、一半轻蔑。而在中国消耗式增长方式逐步步入下半场时,位于房地产、基础建设尾端的煤炭行业,曾经享受了落日的余晖,如今,也面临过去钢铁、水泥所面临的窘境。而煤老板这个职业,也许也像十九世纪的盐商、二十世纪的钱庄主,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加油站商人一样步入历史。

华灯初上

中国年后的激荡三十年,造富了一批胆大又幸运的人。他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六零或者七零年代。有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外贸出口制造业中赚的第一桶金,譬如温州商团;有的在03年后的房地产、煤炭行业中成为富豪,比如榆林、神木和鄂尔多斯的煤商;而有的在06、07年后的上市潮中变现了公司的股份,譬如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家。

资本都是追逐利润的。“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以上的利润,资本敢犯任何罪行。”马克思这句话虽然充满了鲁迅式批判,但是也道出了一个人间的事实。关于“铤而走险”,三十余年轰轰烈烈的造富运动锻造的产业资本大湖中,有一群人是不得不提起的,就是“煤老板”。

“煤老板”这一称号几乎定性了一个人的基本状态:一般来自于山西、陕西或者内蒙古,都有过暴富的发家史,出手阔绰,喜欢路易·威登和劳斯莱斯,喜欢在北京星河湾小区有一套房子。而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有两代“煤老板”:第一代煤老板往往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下海。在那个投机倒把还可能会成为一个罪名的年代,挖煤炼焦,无人自愿,基本是被国家体制所抛弃的无奈之举。那一代煤老板基本是文盲或者半文盲,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大饥荒,对于家乡富有情感。他们暴富后,依然勤俭节约,甚至个别还会拿出数亿资金支援家乡教育事业。第二代煤老板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那时,煤矿也并非稀罕之物,他们之中可能是因为胆大,也可能是因为碰巧父亲是个村长,拿到了探矿权或者采矿权。那代煤老板已受过一些基础教育,有的懂得运用金融杠杆,资本运营,产业整合。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煤矿只能算个当地的村镇企业家。8年到年,是煤炭的第一次行情。年后,煤价开始下跌。年,不少煤矿主因资金链断裂破产。而真正让煤老板们迈入富豪行列的是在2年之后,煤价开始快速上涨。本地拥有采矿权的大小煤老板们依靠天然资源迅速起家,有的自己开煤矿挖煤卖煤,有的靠倒手采矿权。如果说,0年之后,中国这一艘巨轮在房地产、基础建设城镇化引擎的带动下快速前行,而在背后为这引擎提供能源的煤,也在这个世纪复兴中熊熊燃烧。

罪与罚

成千上万亿万富豪在黑色的土地上野蛮生长。而就像每一场巨额财富造就或者分配的背后,往往是罪与罚的交错。在中国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光环之后,则是环保和安全措施的缺失,以及无数矿井工人的悲惨境遇。

0年9月27日傍晚时分,一团白烟在贵州省乌蒙山脉深处腾空而起,紧接着一声巨响,黑烟直冲云霄。这一声凄厉的爆炸声来自贵州水城矿务局木沟煤矿主风井,名矿工死在矿井之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煤矿大事故。第一次是在年2月27日,河南义马矿务局义鲁煤矿瓦斯爆炸,死亡人;第二次是在年5月9日,大同矿务局老白洞矿瓦斯爆炸,死亡人;第三次是年11月28日,平顶山龙王矿煤尘爆炸,死亡人。在国家转向以阶级斗争为纲后,煤炭需求随着经济停滞变得匮乏,似乎因矿难而死伤的消息也销声匿迹。而0年新世纪的这一声巨响,也重启了人们对于经济快速发展下,煤矿违规操作引发矿难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什么医院好
在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cg/114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