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http://m.39.net/pf/bdfyy/8月底,A股上市公司中报全部披露完毕。今年上半年,A股非金融企业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31.4%,归属母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78.1%;企业亏损面仅为12.9%,较年下降1.6个百分点,经济复苏整体势头良好。钢铁产业链上市公司中报数据显示,盈利水平沿产业链从上游向下游递减,生产和消费环节有效消化了上游成本的上涨压力,盈利能力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钢铁生产端/
净利润同比增长%多项指标创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我国累计生产生铁4.56亿吨,同比增长4.0%;累计生产粗钢5.63亿吨,同比增长11.8%;累计生产钢材6.98亿吨,同比增长13.9%。上半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51.5%;营业成本为亿元,同比增长46.9%,低于收入增幅4.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为亿元,同比增长%;销售利润率为6.6%,比去年同期上升3.4个百分点。
钢铁行业板块净利润增幅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申万钢铁指数板块36家上市公司中35家实现盈利,归母净利润为.3亿元,同比增长%,与钢协会员企业利润总额增速基本一致。归母净利润增速在A股非金融企业分行业中位居第5,前4位分别是交通运输、消费者服务、石油化工、有色金属行业,其中交通运输行业、消费者服务行业因年上半年基数低导致今年增速过快;若按两年平均值测算,有色金属、钢铁行业净利润增速位居前列,主要原因在于大宗商品供需错配、货币超发引起的价格大幅上涨。
有自有矿、普钢类产品的钢铁企业盈利能力更强。30家钢铁企业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15家钢厂同比增长超过%。其中,包钢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由去年的万元增长到27.6亿元;重庆钢铁同比增长%;八一钢铁同比增长%;酒钢宏兴、安阳钢铁扭亏为盈,净利润分别达到19.5亿元、7.7亿元。从增利总量看,宝钢股份上半年钢材销量为万吨,同比增长13.6%,归母净利润为.8亿元,同比增加.8亿元,增幅为%;其次是鞍钢、太钢分别增利46.8亿元、41.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
从盈利能力看,除前述的包钢股份、酒钢宏兴外,鞍钢股份、太钢不锈、首钢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普钢、矿石类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达%以上,外矿采购比例较高的钢厂则增速较低。
从品类盈利看,普钢类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好于特钢类企业,板材类企业比长材类企业增幅大。36家企业划属普钢类22家、特钢类14家,特钢类企业营收增长69.4%,比普钢类高出12.8个百分点;但普钢类企业归母净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长.6%,特钢类企业归母净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长.9%,普钢类企业盈利增速超过特钢类企业1倍。36家企业中,盈利减少的是友发集团、金洲管道、武进不锈、常宝股份、盛德鑫泰等5家金属制品类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约20%,主要是原材料购进成本议价及产成品销售价格传导能力弱所致。西宁特钢是唯一亏损企业,去年上半年盈利万元,今年上半年亏损万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参控股企业盈利情况尚可,亏损或主要由财务费用增长较多所致。
吨钢净利润达到元、同比增长%,创历史新高。剔除金属制品类企业(友发集团、金洲管道等)、未披露产销信息企业(新兴铸管、广大特材)及亏损企业(西宁特钢)等12家企业,其余24家企业钢材销量合计为1.73亿吨(按上半年国内钢材生产6.96亿吨计算,折合约占市场3成左右),同比增长15.6%;平均吨钢净利润达到元,平均增长%。抚顺特钢、太钢不锈、方大特钢、宝钢股份、重庆钢铁、中信特钢、新钢股份等企业吨钢净利润超过元。
吨钢净利润的增长一方面来自市场的增长。根据统计数据,上半年钢材价格普涨,螺纹钢、高线、热轧卷板、冷轧卷板、中板每吨平均价格分别为元、元、元、元、元,同比分别上涨32.3%、34.3%、47.1%、14.9%、39.7%,螺纹钢、热轧卷板分别创出元/吨、元/吨的历史高点;原料端铁矿石、焦煤、焦炭、废钢、钢坯每吨平均价格为元、元、元、元、元,同比分别上涨84.8%、-1.5%、40.9%、37.0%、43.5%。按照用料成本测算,螺纹钢、热轧卷板、冷轧卷板平均毛利分别达到元/吨、元/吨、元/吨,同比分别增长-19.3%、95.8%、.9%。
吨钢净利润的增长另一方面来自吨钢费用的有效控制。基于可得数据,29家企业吨钢期间费用平均为元,同比增长10%。其中,吨钢财务费用平均为48元,下降16%;吨钢销售费用平均为65.8元,下降26.6%,主要是由于新收入准则将运费计入了营业收入;吨钢管理费用平均为.1元,增长8.03%;吨钢研发费用平均为.68元,增长%,去除包钢股份、八一钢铁两家极值,平均增长54%。吨钢期间费用方面,13家企业同比下降,本钢板材和鞍钢股份同比下降幅度超过40%。西宁特钢、河钢股份、包钢股份财务费用仍处于较高水平,西宁特钢吨钢财务费用高达元,同比增长%;河钢股份为元,同比微增。总体而言,钢铁企业控制住了成本并加大了研发投入。
上市钢铁企业经营质量大幅改善。ROE(净资产收益率)样本平均值为18.98%,同比增长12.84个百分点,创近10年新高;净利润率为7.23%,同比增长3.90个百分点;总资产周转率达到1.13次,同比增长39.53%。第一、二季度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6.90%、56.59%,从年接近70%的高点下降了10个百分点,低于上市非金融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60.7%),在大部分行业负债率较去年底上升的背景下,钢铁企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
下游用钢行业/
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0%有效消化了原料成本上涨压力
上半年,国内用钢行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增速较慢。国内基建投资完成额约为8.49万亿元,同比增长7.2%,2年复合增速为3.5%;制造业投资完成额为10.05万亿元,同比增长19.2%,2年平均增速为2.6%;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为7.22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年平均增速为8.2%,增速环比逐步放缓。从相关行业盈利情况看,下游用钢行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内部降本增效、强化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承压幅度总体可控。随着第三季度钢材价格的下行,原材料成本压力后续有望缓解,下游用钢行业盈利能力预计将逐步提升。
建筑业归母净利润增长在35%左右。建筑业相关家上市公司整体营收为3.48万亿元,同比增长32.0%;归母净利润为.86亿元,同比增长33.44%;行业毛利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10.4%,净利润率则同比微升至2.7%,重点通过加快周转等内部管理措施消化原料成本上涨压力。八大建筑央企实现营收2.8万亿元,同比增长29.58%,创近5年新高;归母净利润为.83亿元,同比增长31.64%;净利润率为2.61%,同比持平;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总量占行业比重均在8成左右。上半年,八大建筑央企新签合同额达5.95万亿元,同比增长23%。基建业务表现总体优于房建业务,房地产行业量增利减。56家相关重点上市公司实现营收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为亿元,同比下降7%;归母净利润率从年9.9%回落至7.9%,继续延续自以来的下降趋势。
机械设备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长在40%左右。机械设备行业相关家上市公司整体营收为亿元,同比增长32.88%;归母净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长40.95%,与年同期相比增长63.88%;今年上半年90%以上公司实现盈利,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公司占8成,净利润率为8.39%,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在各子行业中,金属制品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了%。汽车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长在80%左右,相关上市公司汽车销量为万辆,同比增长25.6%;营收为1.85万亿元(行业整体是2.09万亿元),同比增长34.77%;净利润为.71亿元,同比增长82.17%,净利润率约为4.25%;新能源汽车增长迅速,但汽车行业销量、净利润率在第二季度均环比下降,销量受“缺芯”拖累同比下降2.7%,净利润率下降主要受钢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家电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长在45%左右。相关45家上市公司整体营收为亿元,同比增长30.68%;归母净利润为.4亿元,同比增长43.98%,其中第二季度实现.6亿元,同比增长16.86%,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行业整体毛利率同比下滑0.87个百分点至22.97%。
钢铁流通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长在60%左右。涉及钢铁及冶金原材料流通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厦门象屿、物产中大、厦门国贸、建发股份、浙商中拓、五矿发展等6家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14万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为88.2亿元,同比增长60%;金属矿产经营量总体持平,受价格上涨影响,毛利率有所下降,平均在3%左右。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cg/17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