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设备

周家坊小区不远处矗立着一排外表有些泛旧的


走进萍乡棚户区改造项目小区,扑面而来的是一个个温馨的词汇:花园、小区,眼前展现的是绿树环抱、青草茵茵、鸟语花香的图画

有欢笑的新城区

公共财政的阳光洒入棚户区居民的心田据统计,萍乡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对象满意率达到98%以上,入住率达到99%

记者走进几个小区,发现无论是中心城区的安源新村,还是位于乡镇的周家坊小区,都在积极打造成精品小区小区设计尊重环境,一些地势高差较大的,土地平整难度大,就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既减少了对山地环境的破坏,又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和空间

2010年初,全市又启动了萍乡市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该项目总计投入15.68亿,规划新建14个住宅小区,计划安置居民总户数19876户,预计2013年底完工目前已矿山机械销售有城南花园、青山阳光等9个小区8223套住宅开工建设,截至今年4月底,完成3816套,安置入住1300套这个项目的建成,意味着萍乡国有工矿区及城市周边地区不再有棚户区,近2万户、10余万居民可迁新居,圆安居梦

和刘建桃一起迁入安源新村的巨源煤矿职工共600多户,家家欢天喜地如果说原来的棚户区条件恶劣,那新居则完全融入普通市民的生活圈棚户区改造项目小区选址多在城市或乡镇的中心区,安源新村离市中心的安源广场走路不过10分钟

舍得投入,部门多头让利,公共财政承担了大部分开支群众只需出小部分钱就可以拥有一套产权房

将安置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萍乡因煤设市,因煤兴市,百年萍矿历经沧桑走向枯竭49户国有工业企业在改制前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河北矿山机械厂状态,去年底全部完成职工身份置换,但改制遗留的问题也不少,困难职工的棚户区改造就是其中的一大棘手难题

棚户区改造与国有企业改革相结合,解决了一批国企遗留问题,是对国企改制的延伸、完善该市利用国有改制企业江西矿山机械厂土地资源就地改造建设丹江小区,规划新建住宅1011户,安置对象中江矿棚户区拆迁户、萍矿棚户区和其他工矿棚户区居民各占三分之一,既整合了国有企业自有土地资源,又可以融合国企改制的部分项目资金,来弥补棚户区改造资金的不足

有感情的新探索

如此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在全省尚无先例可循,钱从哪里来,如何让群众满意?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工作,一个个工矿棚户区的改造难题便迎刃而解

为了保矿山机械轮胎持原有住户的“邻居情结”,萍乡棚户区改造大多就近选址建设,整体成片开发14个新建住宅小区有10个为就地拆建或就近安置,4个因地质沉陷等原因异地新建无论是哪种,萍乡市有一条根本的原则,就是让大部分小区选择在城市中心区或其周边小城镇上,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坐落于青山镇的青山阳光小区、湘东镇幸福小区、安源镇河仔边小区、高坑镇周家坊小区,都成为城镇的新区

每一笔资金的筹集、每一个小区选址、设计,每一套方案的出炉等,无不凝结着党政干部的真情实感中央下放煤矿项目论证之初,拟定90平方米和70平方米两种房型各一半但通过调查,居民普遍需求9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户型,尊重群众意见,90平方米户型成为主力考虑到还有一些确无购买能力的困难职工,小区矿山机械绞车还配建一些50平方米的廉租房供租住

舍得让利为支持项目的实施,政策性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减半,全市共减免规费1.92亿元改制企业的土地优先用于棚户区改造萍乡市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14个小区9个用的就是改制企业土地

小区功能是否完善、设施是否齐全、生活是否便利,是各级政府最为关注的大事每个小区依据规模配建了幼儿园、卫生所、居委会、派出所、农贸市场、超市,给水、排水、燃气、供电、道路等均与市政公共设施对接,中小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依托小区周边现有资源,采用扩大规模方式配套,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些小区从选址规划到设计严格按照新型城镇的要求,将建设理念、建设基础、建设环境以及建设项目融入到城镇化中,在风格格调上吉林矿山机械与城镇和谐一体,又引领新时尚,对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截至2011年底,萍乡市累计投入资金28.17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34113套,其中完成棚户区拆迁改造15641户创造性工作,积极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棚户区改造路径,棚户区改造的萍乡样本得到省委书记苏荣的高度赞扬,称其为顺民意、惠民生、扩内需、促发展,一举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

舍得给予政策萍乡用活用足中央政策,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将国有工矿区及城市周边地区纳入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所有住宅一律实行一次性出售,一次性发放土地证和产权证

当年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萍矿和其他工矿区职工依矿而居,产生了一些远离城镇或城乡插花的棚户区,是进城居住还是就地安置,政府把郑州天荣矿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选择权交给群众

周家坊小区不远处矗立着一排外表有些泛旧的楼房,它们是萍乡改造工矿区棚户区的最早见证2004年底,萍乡抓住国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机遇,争取中央资金2亿余元在交通便利、位置优越的319国道边开发建设“安源新村”小区,一次性解决了国有工矿棚户区2634户居民住房困难

萍乡财政并不宽裕,但为改善工矿老职工的居住条件,萍乡舍得花钱他们多方筹资,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政策,成功争取到中央、省级补助资金8.5亿元地方财政配套5.5亿元,通过土地等方式投入12.25亿元不仅如此,他们把棚户区改造与保障房建设资金打捆使用,精心运作,提高资金周转率,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

全市范围整体推进棚户区改造,虽存在资金、建设、管理等一系列难题,但好处也是显而易河北矿山机械见,那就是在萍乡市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战略中,棚户区的改造可以纳入全市城镇布局一盘棋统筹

彻底消灭棚户区,改善工矿企业老职工的居住条件,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萍乡国有工矿区棚户区改造动手早起点高

有尊严的新生活

按照省委书记苏荣强调的“旧房要改造,环境要改善,生产要发展,收入要增加”的要求,萍乡市把棚户区改造与国企改革结合、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与城镇化结合、与提高工矿区群众的幸福指数相结合;多方筹资,以就地拆建为主,异地新建为辅,提高工矿职工的财产性收入当一片片棚户区被漂亮、精致的住宅小区取代,一批批工矿老职工拿着房产证住进新房,那山东矿山机械设备厂一张张绽放的笑靥传递着百姓对政府主动承担的充分肯定

安源新村项目容积率1.68,绿化率30%;丹江小区项目绿化率25%,容积率1.5……如此品质就是畅销的商业楼盘也未必具备通透实用的户型,户户保证有阳光的楼宇间距,平坦的水泥路和绿意盎然的绿化带像双色笔,在小区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描摹出条条祥和与秀美的曲线

国有工矿区及城市周边存在大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简易住宅,近2万户、10万人栖息在这里这些简易住宅没有配套的厨卫设施,房屋阴暗潮湿,周边环境恶劣,大多数已成危房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棚户区就像城市的“疤痕”,格外刺眼萍乡市委书记刘和平、市长陈卫民每每谈及这个话题,语气都特别沉重工矿企业老职工曾为国家作出过重建永矿山机械设备厂要贡献,他们有的一家数口、祖孙三代都在企业工作,如今虽然企业改制了,他们的身份置换了,但他们不应该被遗忘

老职工把青春热血献给国家,政府用真情圆其安居梦

外与高档楼盘比邻内有好户型、好环境

唐军,原江西矿山机械厂职工,2010年江矿完成改制,唐军夫妻俩按政策拿到了3.8万元安置费,成为下岗人员为了生活,夫妻俩到外地打工前不久,他们被通知去认购一套90平方米的保障房,夫妻俩喜极而泣“简直不敢相信,企业都破产了,我们也离开了,还能分到房”唐军激动地说他们拿出这两年打工的积蓄5万元,再加上部分安置费,一次性交齐了房款

建筑质量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萍乡市把工程质量安全放在首位,专门成立了质量监督组,截至目前,萍乡市含棚户区改造西北矿山机械厂在内的所有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项目工程质量优良率达80%城南花园小区工程已被推荐参评2011年度省优质工程杜鹃花奖

安居才能乐业,职工后顾之忧解决了,国企改革才能算得上圆满萍乡棚户区改造为我省圆困难群体的安居梦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成功样本首席记者鄢玫、记者唐彩萍、刘启红

60多岁的刘建桃夫妇是去年8月搬入安源新村的,谈到90平方米的新居,老两口至今乐得合不拢嘴之前一家三代8口人挤在巨源煤矿不足50平方米的低矮瓦房中,没有厕所、没有厨房,出门没平路,房子产权还是煤矿的因为资源枯竭,效益不好,加之巨源煤矿属采煤沉陷区,不宜就地拆建,异地安置又非煤矿一家企业力所能及,住新房成为一家几代人的梦想

刘建桃夫妇是棚户区改造的矿山机械网首批受益者,这套三室两厅的新房每平方米385元就可买下,而且有房产证,真正是自己的财产了!他打听了一下,旁边的东方巴黎、香溪美林两个高档楼盘当时的均价是每平方米3600元,这意味着政府的帮扶让他有28万元以上实实在在的收益!

政府运用价格杠杆予以引导,建在城区的小区,每平方米售价800元左右,建在离城区较远的小区每平方米500至600元,差额部分由政府整合各类资金托底

萍乡,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包袱最重的地方,存在一大批住房和生活“双困难家庭”不少工矿企业职工为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奉献了自己激情燃烧的岁月,却一家几代蜗居在低矮阴暗、危旧简陋的棚户区内


白癜风的治愈之路需要家人的陪伴
白癜风的治疗重质不重速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cg/7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