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佳声 刘培俊
本报通讯员赵文存 肖根法
山东新泰,鲁中腹地一方发展沃土。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新泰市抓住被列入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沂蒙革命老区等扶持政策,以及“一圈一带”战略的重大机遇,以抓招商、上项目、促转调、强后劲为支撑促经济转型先行一步,并以产业转型带动城市和社会转型,实现县域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全省新一轮发展中奋力争先。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和10.9%。新泰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
△洪强医用器材车间
产业转型: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9月1日,在中国(泰山)国际矿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现场,山东能源机械集团所展示的半导体激光器机器人熔覆设备前,一位美国矿产设备专家驻足了十几分钟后,向该集团的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同样,来自新泰的另外11家矿产设备企业所展示的新产品也获得了与会专家和客商的赞赏。
“打破核心技术瓶颈、把握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主攻方向,也是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新泰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和辉告诉笔者,在新泰,众多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靠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矿业装备,让世人看到了中国煤炭工业的进步。
山能机械、中选机械、新煤机械等67家规模以上相关企业迅速崛起;矿山装备制造再制造年销售收入亿,占新泰全市总产值1/3;被认定为全国唯一的矿山设备再制造示范基地、全省优质矿用机械设备及配件生产基地……新泰市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老产业”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
可当初,作为资源型城市的新泰,在创造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之后,最终为煤所困:煤炭资源日益枯竭,发展危机日益逼近。出路在哪里?如何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泰安市委常委、新泰市委书记张宏伟表示:“新泰突围的唯一出路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资源城市转型跨越发展。”
产业要转型升级,要么不断引进优质产业项目,靠增量稀释存量;要么通过现有企业资产重组和技术联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新泰市两者兼顾,双轮驱动,走出了一条富有自己特色的转型跨越发展之路,令人刮目相看。
登门招商、以商招商、引才引智、专业媒介招商等招商方式的创新,让国内外大企业开始
循着这一思路,新泰以培育千亿级煤电化、高端装备制造业和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做大产业规模,强化链群聚合,启动实施了等量代替万吨冶金焦、特变电工大跨越倍容导线等62个投资过亿元项目,进一步拉长增厚产业链条。岳华、天宝、东都三大煤炭物流基地已发展成为山东省煤炭储备基地、全国煤炭调剂枢纽。从年至今,新泰在泰安半年、年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检查考核中已连续五次名列第一。
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裂变发展,总投资12亿元的佳禾生物氨基酸项目开工投产、投资24亿元的美芙莱新能源汽车、18亿元的裕鑫新材料等一批骨干支撑项目和高新产业项目正加紧建设中,新泰市多元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去年,新泰市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煤电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新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17.6%、36.2%、38.5%、7.8%、7.9%。现代物流业实现产值约亿元。
同时,生态化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今年的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新泰市4项科技成果榜上有名,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聚乙烯轮胎包装膜专用耐热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项目产品的开发打破了国外高档轮胎包装膜对市场的垄断局面。
△华东特变电产业科技园
城市转型:建设生态宜居品质城市
到新泰走走,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有着鲜明特点的城市:产业和城市蓬勃发展,但仍然保留着美丽的自然风貌。草木葱郁,绿草如茵,一处处连片绿地和休闲广场让人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体;宽阔道路四通八达,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和拓宽城市发展空间;朝阳升起,村民乘着晨风漫步美丽乡村,伴着清水杨柳迎接美好的一天。
退回多年前,很多新泰人的家庭相册中,或许还保留着这样的画面:仅有的几处广场缺乏生机,背街小巷坑坑洼洼,灰尘漫天飞。光阴流转,早已不是当年的新泰。如今的新泰,山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这就是新泰,一座会呼吸的生态之城,一座宜居品质之城。
“我越来越爱新泰了。”从老家威海来新泰一家公司上班的郭娜玉希望能留在新泰。
节能、减排、治污、增绿……新泰全域统筹,更高水平提升城市品质,让城与人、城与业、城与景和谐共处。
新泰市市长刘钦海表示,全面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突出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功能品质,围绕打造区域要素聚集高地,着力完善城乡功能设施、优化生态环境、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是新泰着力在品质城镇上求突破的方向。
到达新泰的人必然要到青云湖边逛逛。从新泰一中毕业了四年的陈辉群因为出差,跟同事一起来到新泰,他发现新泰变美了,青云湖也变得更美了。青云湖紧依青云山,山水相映,湖光山色;清音公园小桥卧波,古朴婉约,闲适宁静;新开放的滨湖广场集休闲、娱乐、观光、演出、展览等多功能于一体,让城市与自然在此相遇并融合。
“府前街往东的道路打通了,从市区到青云湖开车不过几分钟,一有时间我们全家人都会过来玩。”一位市民说,应该用“阳光、绿色、生态、宜居”来概括新泰的诗意。
诗意得益于“绿满新泰”行动。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新泰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城区增绿、路边补绿、河岸添绿、山体覆绿,新泰鼓励引导园林大户在城乡道路两侧预留地发展开放式苗圃,实现“以绿养绿”。加大对城市河道景观带建设,开发建设风景度假区等措施打造碧水蓝天。
城市转型既要有现代化的城市形象,也要有自然优美的田园风光,两者相得益彰,才是理想发展的“诗意新泰”。新泰,正为此探索新路径、丰富新内涵、提供新样板。
融六纵六横主干路网、水系景观走廊、高端商务区、城市会客厅和精品居住组团为一体的新泰滨湖新区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环抱青云山坐拥青云湖,以此为基础,新泰规划出东部休闲商业区、青龙路商业聚集区等商业发展“五大核心片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推进青云、新汶两个老城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数字城管、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成绩卓越……聚要素增内涵,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绿色城市体系,提升城市品质,一座生态宜居现代化品质城市正在崛起。
△新建成的集休闲、娱乐、观光、演出、展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湖广场
社会转型:诠释幸福和谐新生活
从新泰市区出发,驱车沿着S往北行驶,沿途的风景绿树掩映、风景怡人。来到新泰市泉沟镇泉沟村,即可见宽阔道路延伸进村,文体小广场设备一应俱全,“好人好事”、“孝心诚信”、二十四孝图等光荣上榜。
“这两年村里变化的确大,道路平,排水畅,街面净,夜晚明,老百姓生活其乐融融。”新泰市泉沟镇泉沟村支部书记吴乃吉,见证了该村的喜人变化。
不只是村民看到了乡村文明行动所取得的成果,最近,在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情况中,新泰市名列全省第8位,比去年上升了20个位次,位居整个泰安市第1位。在泰安市年度上半年群众满意度电话访问考核中,新泰市得分列六县市区首位。
成绩取得,绝非偶然。抓乡村文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关键要把行动细化,为此新泰市探索出“十化六有”的标准,作为衡量文明乡村的一把尺子。
坚持休闲娱乐广场化、村规民约制度化等“十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质,农村环境变美;坚持有好设施、有好载体等“六有”,乡村文明蔚然成风,农民养成了好品德、好习惯。此外,“舞前一刻钟”、“平阳大舞台”、“庄户文艺擂台赛”、“10分钟文化娱乐圈”等“德润平阳·文化新泰”品牌文化让百姓精神生活大为改观。
截至目前,新泰市个行政村,70%建成乡村文明达标村,10%建成示范村。其中,翟镇、小协镇被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公路通了,心路通了,财富路也通了。”新泰市东枣林村一位村民告诉笔者,今年6月10日通往该村的公路网化工程“最后一公里”正式通车。原本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如今变为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成为便民路、致富路,这是新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所带来的变化。在全省率先成立的群众利益服务中心,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至今,群众诉求办结率达%。
谈及社会转型,张宏伟说:“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进程中,社会转型是保障。而把民生幸福作为转型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力加强民生事业建设,切实增进群众福祉,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是社会转型的最终目标。”
民生无小事,新泰市每年都实施一批为民所办实事,并建立民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今年1至5月份,完成各项民生支出14.2亿元,确保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饮水安全等10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
另外,该市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9万人,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扩面人,各项社会保障征缴9.5亿元;批准新泰市特变电工公司等26家市级就业见习基地,完善创业岗位开发补贴等政策,1至6月份,全市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59处农村中学校舍得到改造提升;新建改建村级规范化卫生室67处,5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被评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防治示范市。
△高效快捷的公共行政服务
北京到医院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北京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cg/9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