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设备

东北的惨状已无法想象,到底是如何没落的


翻了一下黑龙江第二大城市齐齐哈尔的统计数据,结论是:惨烈。年经济增长率号称是6.5%,好在公布了一些细项,可以检验一下这名义上增长是不是真实存在。农业增加值号称有6%的增长,但种植业只不过持平,而畜牧业出现雪崩式下降,如奶牛存栏量下降37%,牛奶产量下降25%,家禽出栏量下降7%,不知道农业的增长从何而来。

工业增加值号称有3.9%的增长,这增长率已经很低了,但同样靠不住。亏损企业个数爆增了32%,共77家亏损企业,占全部家企业的22%,每5家制造企业就有一家处于亏损状态。亏损总额37亿,暴增了%。剩下那些勉强还能挣钱的企业,利润总额竟然只有26亿,比亏损总额还少了11亿。在整体上,这个城市的制造业已经破产。相对应的,工业用电量也下降了5.2%,出口下降了41%。也不知道这个万人口的黑龙江第二大城市,在制造业整体破产的情况下,如何维持生存。

其他数据,如固定资产投资的到位资金暴跌了5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了25%,基本上都不忍猝读。如果连这种黑龙江省内第二大城市都出现了经济坠崖的局面,那么黑龙江省内的其他11个城市,到底萧条到了什么程度,估计已经超出各位京沪广深的朋友的想象力边界了。

长春:吉林省的省会城市。一般来说,各省都会集全省的财力物力人力来供养省会,如果连省会经济都出现坠崖式的下降,那吉林全省的经济肯定已经是不堪入目。可惜的是,长春这个省会城市的经济确实已经坠崖。

最重要的当然是工业数据。年1-11月,长春工业总产值突然下降了11.5%,这真是破天荒的事,因为年长春的工业总产值还实现了6.7%的增长呢,年还有10.7%的增长率呢!相对应的,出口也下降了20%,当然,出口的萎缩不是从年开始,这事始于年,当年度下降了24%。短短两年下来,出口规模近乎腰斩。[泪]可以肯定的是:吉林省内的穷人想来省会找份工厂的活干,绝对不用再指望。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降,不过还勉强算过得去,毕竟作为省会城市,财政和金融资源集中起来,总有钱能拿来投资,年1-11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13.4%,年是15%,年还有20%。但是房地产投资额在坚定的下降,已经连续下降了3年了。年下降了5%,年下降了13%,年下降了6%,这说明地产市场在持续萎缩。北上广深的同学们估计很难理解这种地产市场持续萎缩的窘迫状况,他们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房价会永远上涨,一直涨到天上去。

有意思的是财政收入数据,年出现了坍塌式的下跌。年1-11月长春市全口径财政收入亿,降幅为7.2%!要知道年还有7.3%的增长呢,年甚至有16.2%的增长呢。要知道吉林全省官方承认的地方债接近亿,其中一多半花在长春,这全都指望财政收入增长来还。现在连财政收入都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这债要怎么还?

最后,再说一下消费。呵呵,年长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只有可怜的1.1%,接近零增长。年还有12.6%的显著增幅,年还有13.2%呢。长春这种省会城市都无法凝聚消费力的话,整个吉林,都不知道萧条到什么程度了。

本溪:这是个非常小的城市,人口仅仅只有万,经济规模在辽宁13个城市中排名第8。不过这种城市尤其具有代表性。它是这个国家能否维持安稳的根基。这个城市,我给出一个足以让人目瞪口呆的数据就够了:年本溪的财政收入为54亿,较年的亿,暴跌了足足59%!这真是非常可怕的跌幅。这意味着本溪的公务员工资都发不起了,整个政府的财政已经完全破产,也无法再提供任何公共服务。你们能指望只拿着一半工资的警察提供安全服务?指望食不果腹的老师好好教育学生?指望几个月收不到工资的环卫工人清扫马路?孤寡老人如何救助?道路坍塌了要不要修补?仅此一个数据,已经证明这个城市已经走向了死亡。往前几年看,财政收入也呈现清晰的逐年衰退的趋势。年的增幅仅仅为0.1%,直接就是持平,年的增幅为5%,年都还有20%的增幅呢。想不到4年过去了,整个财政收入不能维持也就算了,居然直接就陷入腰斩的境地。

其他的,比如工业增加值下跌3%,工业用电量下跌了11%,固定资产投资下跌34%,房地产销售额暴跌60%,纷纷都在佐证,这是一个彻底死亡了的城市。而这,就是在北上广深的一片灯红酒绿之外,最最真实的中国。

东北地区曾有“共和国长子”之称。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东北地区遭遇了更大的困局。

东三省GDP增速位列全国倒数,全国14个GDP负增长地级市中东北地区有6个;三省财政收入较大幅度负增长,地级市一般预算收入大面积负增长;不良贷款率高居全国前列;人口增长放缓。

如今的东北,工业萧条,产能过剩,地产萎靡,债台高筑,官僚主义,造假横行,经济垫底,财政窘迫……典型的“经济硬着陆”。

德意志银行称,东北地区可能是中国经济的尾部风险。

陷落的经济

年全国31省市中有26省市GDP增速高于全国增速,全年GDP增速排后五位的为、吉林、黑龙江、山西、辽宁。其中吉林、黑龙江、辽宁GDP增速分别为6.5%、5.7%、3%。

从地级市层面看,全国有14个地级市的GDP出现了负增长,位于东北地区的有6个,其中伊春市GDP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

泰君安分析师徐寒飞和高国华称,以资源型、重工业和国企为主的东三省增速遭遇断崖式下滑,东北和资源型地区硬着陆。

从工业增速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同比下降至-3.0%,其他地区的平均值为7.5%。

从投资增速看,全国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值(10.0%),辽宁遭遇断崖下挫,投资下跌27.8%。

从房地产投资增速看,辽宁、黑龙江跌幅在20%以上,吉林省跌幅也达到10.3%,均是继年后连续第二年断崖式下跌的地区。

从进出口看,在进行价格调整后,东北地区年实际进口下降约13%,而其他地区的降幅仅为2%左右。

窘迫的财政

据招商固收孙彬彬、高志刚、周岳研报,从财政收入情况看,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排后五位的分别为新疆(3.8%)、吉林(2.2%)、山西(-9.80%)、黑龙江(-10.4%)、辽宁(-33.4%),东三省的一般预算收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

一般预算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中变化相对稳定的指标,税收收入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一般预算收入的变动能够直接反映经济的运行质量。

有46个地级市的一般预算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尤其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地级市出现了大面积的负增长。其中19个地级市连续两年一般预算收入负增长,双鸭山市、七台河市、白山市、铁岭市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

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速看,年黑龙江(-36.00%)、吉林(-39.70%)、辽宁(-42.60%),鉴于在很多地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是基金预算收入的最主要部分,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减少意味着很多地区年的土地出让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从债务负担率看,以“政府债务余额/GDP”和“政府债务余额/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来衡量。据国泰君安徐寒飞和高国华研究,辽宁负债率位于全国前五。

从不良贷款率看,已公布数据的16省市来说,吉林、黑龙江不良贷款率居前。不过受到经济放缓、信贷投放缩减的影响,吉林和辽宁不良率在年小幅下行。

黄金十年

东北问题上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还是20年前。

改革开放之后,东北的光环渐渐褪色。上世纪90年代末,国企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当时三千万下岗工人中,有四分之一来自东北。

“东北现象”随后引发高层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处有哪些
北京有没有专业看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caifeng.com/sbfz/57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