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故事:合格率的检查制度。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9%,这就意味着从概率上来说,每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让合格率达到%才行。厂家负责人说他们竭尽全力了,99.9%已是极限,除非出现奇迹。
军方(也有人说是巴顿将军)就改变了检查制度,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从此,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第二个故事:付款方式。
英国将澳洲变成殖民地之后,因为那儿地广人稀,尚未开发,英政府就鼓励国民移民到澳洲,可是当时澳洲非常落后,没有人愿意去。英国政府就想出一个办法,把罪犯送到澳洲去。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英国本土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澳洲的劳动力问题,还有一条,他们以为把坏家伙们都送走了,英国就会变得更美好了。
英国政府雇佣私人船只运送犯人,按照装船的人数付费,多运多赚钱。很快政府发现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端,就是罪犯的死亡率非常之高,平均超过了百分之十,最严重的一艘船死亡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三十七。政府官员绞尽脑汁想降低罪犯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包括派官员上船监督,限制装船数量等等,却都实施不下去。
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将付款方式变换了一下:由根据上船的人数付费改为根据下船的人数付费。船东只有将人活着送达澳洲,才能赚到运送费用。
新政策一出炉,罪犯死亡率立竿见影地降到了百分之一左右。后来船东为了提高生存率还在船上配备了医生。
第三个故事:抽水马桶的清洁标准。
某日本高级酒店,检测客房抽水马桶是否清洁的标准是:由清洁工自己从马桶中舀一杯水喝一口。可以想象,这样的马桶会干净到什么程度。
第四个故事:粥的分配制度。
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口口声声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大权独揽,没有制约,也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互相勾结,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
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第五个故事:互助与共赢的天堂。
有一位行善的基督教徒,去世后向上帝提出一个要求,要求上帝领去参观地狱和天堂,看看究竟有什么区别。
到了地狱,看到一张巨大的餐桌,摆满丰盛的佳肴。心想:地狱生活不错吗?过一会儿,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人围坐在香气四溢的肉锅前,只因手持的汤勺把儿太长,尽管他们争着抢着往自己嘴里送肉,可就是吃不到,又馋又急又饿。
上帝说,这就是地狱。
他们走进另一个房间,这里跟地狱一般无二,同样飘溢着肉汤的香气,同样手里拿着的是特别长的汤勺。但是,这里的人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原来他们个个手持特长勺把肉汤喂进对方嘴里。
上帝说,这就是天堂。
同样的人,不同的制度,可以产生不同的文化和氛围以及差距巨大的结果。
这,就是制度的力量!
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使人的坏念头受到抑制,而坏的制度会让人的好愿望四处碰壁。建立起将结果和个人责任和利益联系到一起的制度,能解决很多社会问题。
延伸阅读:
最厉害的人,是能自控的人
张飞之死,其实很憋屈:他不是在战场上慷慨赴死,而是被自己的情绪杀死了。
听到好兄弟关羽被害,他首先就抑制不住哀伤,血泪粘襟。随后借醉鞭打士兵,要他们日夜赶造兵器,想要马上为兄弟报仇。最后部下范疆与张达忍无可忍,只好趁张飞又再醉酒时,将他刺杀在军营里。
没人否认张飞能力很大。但能力这么大的人,最后却得不到一个理想的结局。
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人,其实能力再大也无济于事。
最该掌握的能力是控制自己
现代跟古代当然不一样。古代的人优秀如张飞,不懂管理情绪至少还可以上沙场杀敌,只不过结局不一定好。
现代不讲暴力讲脑力,如果让感性情绪控制了理性思维,有可能连混下去都难。
真正优秀的人,以做事为主,伤害大局的情绪摆在一边。控制情绪,才能成就最大的能力。
真正的天才是怎样的,梅西和巴洛特利的差异很能说明问题。
巴洛特利天赋异禀,但脾气火爆。在训练时会与队员内斗,在比赛时会与对手球员、裁判甚至球迷冲突。而梅西则是球场上的谦谦君子。
有人评论说,如果梅西也像巴神一样暴脾气,动不动就骂娘动粗,他一定少不了对方球员的报复加飞铲,最后在一次次伤病中无奈退下神坛。
而事实是直至目前为止,巴洛特利还没拿过金球奖,尽管他已经不能称为神童了;而梅西依然是拿奖拿到手软的天皇。
挥霍情绪十分有性格,但也是在挥霍自己的才华。而像梅西一样的人知道,与其将激情挥洒在外,不如省点力气,想想如何让自己变好。
自信的人,不靠情绪表达自己
能干的人并不是没有情绪,他们只是不被情绪所左右。“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源于内在的自信与魄力。
《教父》里面有句著名台词:“永远不要让家族外的人知道你的想法。”情绪易于波动、喜怒轻易形于色的人,与其说是坦率,不如说是缺乏内心历练。
老教父的大儿子桑尼违背了父亲的教条,冲动鲁莽最终被人射成马蜂窝。而小儿子麦克不动声色,凭借着自己的判断,在医院保护了父亲,在餐厅报复了凶手,甚至甘愿在离家万里的西西里隐藏经年。
在该隐忍的时候隐忍,在该爆发的时候爆发,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再控制不住情绪,也要学着控制
林肯做总统的时候,陆军部长向他抱怨受到一位少将的侮辱。林肯建议对方写一封尖酸刻薄的骂信作为回敬。
信写好了,部长要把信寄出去时,林肯问:“你在干嘛?”
“当然是寄给他啊。”部长不解地问。
“你傻啊,快把信烧了。”林肯忙说:“我生气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写信就是为了解气。如果你还不爽,那就再写,写到舒服为止!”
心里产生负面情绪,需要疏导发泄,像林肯就用了写信的方法。
中国古人的境界要高一点,比如像孔子,直接就是“恕”字待之,恕己恕人。做不到这么高境界,就找一件心爱的事倾泻所有情绪。
清代作家李渔的方法是写字:“予无他癖,唯有著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
郑板桥更加直接。当他受官场挤压、郁郁不得志时,就提笔画竹。画完以后,心理舒坦了,画艺也越发纯熟,一箭双雕。
没有人天生就懂得控制情绪。真正能干的人,是时刻留意不要让自己栽在坏情绪中。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进行积极处理
感谢您要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特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caifeng.com/sbfz/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