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全国首批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甘肃金徽矿业位列其中。
绿色工厂,是指实现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在《中国制造》中,国家将建设绿色工厂列为重点工作,提出了“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的目标。创建绿色工厂,作为我国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关键一环,是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的重点任务,对于促进工业各行业结构优化、脱困升级、提质增效具有引领作用和重要意义。
从年开始,金徽矿业与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先后投资6亿多元,在甘肃徽县柳林镇郭家沟一带持续开展深部风险探矿,至年底,实施钻探50余万米,探明多层铅锌矿体,共获矿石资源/储量约万吨,取得近20年来业内铅锌探矿的重大突破。
项目于年开工建设,建设内容包括采矿、选矿、尾矿处理、安全保障、环境保护、供水、供电、绿化、旅游、行政服务等工程。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年初实现达产,达产后将实现年上缴税费5亿元,安排就业多人。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环境保护,打造绿色矿山。金徽矿业投入2亿多元,建设国内外先进的环保专用井巷和配套工程,将矿石粗破车间设在井下,避免了对地面的噪音、粉尘污染;采矿、选矿用水、尾矿回水全部封闭式循环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建设两套污水处理设施,确保生产生活污水不外排。把尾步们70%用于充填采空区,提高回采率,确保安全生产;边建设、边治理,投资亿元种花种草种树,无缝隙绿化美化,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边坡全部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了恢复治理。
二、注重安全生产,创建安全矿山。在高标准建设井下“六大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投资3亿多元,建设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地下安全防范救护设施和先进的自动升降系统,确保井下作业安全;建设数字化中央总控制室,承担整个矿区车辆及井下的安全监控和生产设备调度任务;建设应急救援中心和直升机救援基地,建立矿山安全救护队、消防队、保安队,保证矿山应急救护、森林防火等特殊情况的处置。注重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从入职教育开始,不断培养和树立员工安全意识,对参观人员组织观看安全培训专题片,形成人人懂安全、处处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氛围。金徽矿业已经被甘肃省确定为省级非煤矿山安全救护基地。
三、注重科技兴企,拓展核心实力。通过多方考察比较,选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建起了质量检测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和选矿自动化控制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地上地下全方位在线监测系统和GPS定位系统;采矿系统大量使用无人驾驶机械作业,选矿系统采用给料、分级、浮选、供水、加药等自动化管理,实现了生产环节全过程数字化控制;建成了多平方米的探矿资料完整、功能设施完善的岩芯库(被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命名为实物地质资料岩芯馆)和融矿业文化、科普宣传为一体的科技馆(被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四、注重关爱员工,促进企业发展。修建了按星级标准配置的4栋7万多平方米的员工、民工公寓楼和服务楼,为矿工提供洗澡、修脚、搓背、洗衣等服务。在坚持“工资按时发放、员工免费就餐、不拖欠工程费用”三条红线的基础上,在县城建设套、在兰州雁滩建设套金徽员工公寓,精装修后,员工拎包入住。通过开展像军队一样纪律严明,像学校一样学习进取,像家庭一样关爱温暖的“三像”文化教育活动,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五、注重社会责任,奉献公益事业。由金徽矿业发起的“金徽正能量公益基金会”,累计向教育、扶贫、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亿元。
六、注重绿色发展,创建绿色工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徽矿业把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矿山的标准全面落实在建设当中,按照“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目标,建成了一座彻底颠覆人们对传统矿山“傻、大、黑、粗”的印象,实现生态型、环保型、旅游型、数字化的智能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创造矿山企业发展的新奇迹,更好地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lt/16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