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媒体滚动
记者李静北京报道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年以来,北交所上市公司
机构调研覆盖率超九成
随着北交所的不断发展壮大,机构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的调研热情不断升温。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今年以来有家公司受到机构调研,占比达94.5%,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北交所公司。调研次数方面,今年机构对北交所公司合计调研次数高达次,平均每家公司年内被调研约2次。
记者梳理月度数据发现,今年众多机构对于北交所公司的调研家数呈现逐月攀升的态势。6月以来,共有1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受到机构调研。而今年1至5月,受到机构调研的北交所公司家数分别为8家、22家、25家、70家、家,调研家数的增长也显示出机构不断攀升的热情。
从参与调研的机构数量来看,科达自控、曙光数创、鼎智科技等近20家公司年内均有超过20家机构上门调研;从调研次数来看,80家北交所公司年内被机构调研次数超过2次(含),占比超四成。太湖雪、科达自控、康普化学等近20家公司今年被机构调研次数超过4次(含)。
机械设备行业最受
从具体行业来看,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机构对于北交所公司的调研显示出“扎堆”现象,被调研公司多集中于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汽车、医药生物、计算机和电子等七大行业,这些行业被调研公司分别为40家、21家、18家、17家、16家、15家和13家,这些行业的机构调研家数和调研次数也比较居前。此外,新能源领域依然备受
机械设备行业是今年机构最为
包括光伏设备、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领域上市公司依然备受
此外,随着经济稳步复苏,消费类上市公司也成为机构
监管持续提升市场服务能力
自开市以来,北交所市场持续高速发展。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达家,总市值约亿元。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成,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整体来看,北交所公司经营保持稳健,专精特新集聚,创新属性明显,强劲发展韧性彰显。
开源证券分析师诸海滨表示,北交所上市企业“专精特新”属性较强,随着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在北交所上市,明晰的特点将有助于吸引更符合特性的优质企业上市,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更吸引投资人参与投资企业高速成长期。
记者了解到,监管部门正抓紧汇聚调研过程中各方提出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全面系统的方案,推进北交所改革和发展工作。同时,北交所近期也在着力提升市场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市场高质量建设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5月19日,在“第五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交流活动”中,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主任鲁颂宾表示,证监会正抓紧汇聚调研过程中各方提出的意见建议,按照坚守定位、发挥特色,错位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这个主题,研究制定全面系统的方案,促进北交所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从三方面积极推进北交所改革和发展工作,包括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稳步提升市场交易活跃程度、优化市场发展生态等。他表示,当前北交所正处于高质量建设的关键时期,将坚守初心、稳中求进,持续巩固市场向好趋势,为包括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广大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做好服务。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6月2日,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制定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提升服务能力综合行动方案》,紧紧围绕“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中心任务,基于交易所服务的共性和北交所、新三板市场特性,提出创建“开门服务、直达服务、精准服务”的“三服务”品牌,针对市场主体诉求,制定了优化市场服务首批“十八条”措施。
“北交所持续完善交易机制、推进制度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北交所平台作用,建立良好的市场生态,对板块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西南证券分析师刘言如是认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lt/1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