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设备

FM936微资讯洛阳被郑州甩出两


曾经的洛阳处处比郑州强,如今不但被郑州“甩出两条街”,连河南第二把交椅也快坐不稳了……前些天《河南商报》一则关于洛阳印象的报道引发了热议,文中说:曾一枝独秀洛阳正在与郑州拉开差距,就连河南省第二的位置也正在被追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来看一看《河南商报》的具体报道吧!

统筹:河南商报记者李雅静

采写:河南商报记者吴静

洛阳,十三朝古都,有着辉煌的过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洛阳委以重任,大批重点工业的部署,成就了它在河南的“龙头”地位。曾经,洛阳对河南经济的贡献达60%以上,让郑州都望尘莫及。近些年,洛阳发展的步子慢了下来,经济增速在全省处于下游。洛阳怎么了?

十三朝古都洛阳历史地位堪称一流

历史上,洛阳地位显赫。放眼全国,恐怕也就只有北京、西安能与其比肩。从司马光的诗句中即可窥出一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在洛阳,几乎每个人都能对这个城市数千年的过去侃侃而谈,并从中生发出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源于十三个朝代的繁华烟云,源于牡丹花开的富贵雍容,源于道学、理学发祥地的智慧气度。

洛阳是名副其实的古城,有着多年的历史,其中年是建都史,夏商周都一度定都于此,而在汉唐盛世,洛阳不是首都,便是陪都。

“在中国众多城市中,没有哪个城市能像洛阳这样拥有如此厚重的历史资源。”30多年来张颖几乎没离开过洛阳,她眼中的洛阳房价低、生活节奏慢,是个适合生活的城市。

曾经的工业重镇洛阳曾一枝独秀超越郑州

在离我们更近的历史上,洛阳也有让人骄傲的理由——工业。新中国成立初期,洛阳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重镇。

十大厂矿的兴建,使洛阳一举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武汉、天津的全国第五大现代化城市。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洛阳玻璃厂、洛阳矿山机械厂、洛阳轴承厂等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大企业,都集中在洛阳。“东方红”拖拉机,成了国人对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当时,洛阳的十大厂矿全国闻名,能去这些大厂当职工是多少人的梦想。”赵玉玲(化名)曾是洛阳轴承厂的工程师,在她眼里,那时的洛阳啥都比郑州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洛阳是一枝独秀,它对河南省的经济贡献达60%以上,GDP比郑州高,人均收入洛阳是六类地区,郑州是五类地区。”

如今“鸭梨山大”洛阳被郑州“甩出两条街”

风云繁华,俱成往事。如今的洛阳,作为古都,无法与北京、西安匹敌;作为工业重镇,它在河南的“龙头”地位早已被郑州取代。

虽然洛阳一直稳坐河南第二把交椅,但发展的步子却明显慢了下来。

“这几年,洛阳和郑州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洛阳政府部门工作的李建华(化名)说,这让洛阳压力很大。

年,洛阳的GDP.5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10.56%,经济总量是全省第一名郑州的2/3。

年,洛阳的GDP为.57亿元,是年的近3倍,但GDP在全省所占的比重并不乐观,跌至9.4%。

“说洛阳被郑州‘甩出两条街’,一点也不夸张。”在郑州生活的洛阳人陈威说,年洛阳的GDP还不足郑州的一半。

目前,洛阳还面临着追兵渐近的压力。洛阳与GDP排名第三的南阳差距越来越小,特别是年以来,洛阳对南阳的经济总量优势正逐步缩小。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民营经济薄弱经济活力不足

洛阳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重工业最多曾占比超过80%。在赵玉玲印象里,洛阳也曾试图发展过轻工业,布局过一些皮鞋厂、糖果厂、棉纺织厂等。

但这些轻工业并未兴起,反而在清理国有小企业时都被消灭掉了。于是,洛阳的重工业越来越“重”,轻工业越来越“轻”。

“十五”时期,洛阳也曾对产业结构进行过调整,但并没触动问题的核心。市场经济条件下,洛阳的各种问题暴露:国有企业规模大、民营企业规模小,重型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企业多、轻型消费品企业少,老企业竞争力在减弱、新的增长点比较少,发展速度较慢、经济增长不平衡……

“洛阳民营企业,发不出,长不大。”洛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萧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洛阳经济活力不足,是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民营经济发展不起来,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老工业硬骨头又啃不动,这加剧了洛阳的活力不足。

近些年,民间“洛阳崛起”的呼声很高。今年省两会上,省委书记郭庚茂要求洛阳通过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赢得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地位,不负历史名城的称号。

“洛阳像个没落的贵族,期待她的崛起。”网友“洛少”说。

(来源:河南商报)

洛阳的网友你怎么看?点击下方评论发表您的看法。









































知慢性鼻窦炎症状让鼻窦炎无法进身
心脏病有征兆熟悉这些能保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caifeng.com/sblt/56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