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设备

矿山厂,你太低调了


一个城市,总会承载着无数人记忆。

一个城市,被岁月磨化的伤痕让人难以忘怀。

一个城市,辉煌灿烂的背后流淌千万人的汗水。

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洛阳,让人不得不自豪,千年古都的当代命运,一直攥在我们洛阳人的手里。

20世纪以来,随着洛阳工业的发展,时代进步的需要,如今耳熟能详的"四个大厂"出现在了这里,因此,"重工业城市"是它的另外一个标签。

其中,国内第一座现代化机械厂,便是承载着千万矿山子弟记忆的地方——矿山机械厂。

饱经风霜的"矿山厂"

如今依旧威风且繁华

今天的矿山厂,走过60多年的艰难岁月。经历了基础建设投资的削减,经历了工厂效益的大幅度下滑,经历了科技技术的不断转型,始终如一的为国家不断奉献着一份力量。

半个多世纪的磨练,真正的从"制造"做到了"智造",辉煌的工业史,伴随着许多"矿山厂子弟"的一生。

(大型铸件造型)

退休的老一辈人,趁着闲时的生活,聚集在一起,诉说着曾经辉煌奋斗的日子,他们当年的故事,透漏着骄傲与自豪。我,是矿山厂的退休工人。

(老一辈的退休工人坐在一起聊天)

他们是矿山厂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的具体见证,共同经历了洛阳矿山机器厂的辉煌和低谷,感受了矿山厂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特殊意义。

偶尔也会带着自家孩子,两代人共同目睹和经历着洛阳传统装备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见证着洛阳从古城帝都到创新之都的变化。

曾经的曾经,开启了涧西的骄傲,如今的如今,它依旧。

曾经我们都以

有一个“厂子弟”的烙印而骄傲

无论现在或是以前,能成为矿山厂的一份子,是一种骄傲和自豪,哪怕是军转干退役安置,市公检法部门,也丝毫不会动摇进厂成为一份子的心。

那是一个以工人为荣的年代,纷纷扎进厂子里的男男女女,已婚的、未婚的、亲戚朋友,都渴望抓住这份实实在在的"铁饭碗"。

即便每个月领着仅仅几十块钱的工资,却足以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技校学生在实习)

有很多人家和厂离的很远,但即使是一两个小时的路程,也是乐此不疲,建设路的早晨,因此而喧闹起来,叮呤叮铛的自行车铃声,汇聚成了奔向工作岗位的交响曲。

(总厂办公楼)

对工人们福利满满的矿山厂,日用品、粮食、年货等可少不了,自家孩子每逢过节时,总会盼着父母亲带好东西回来,瞪着个大眼睛满心期待。

土棕的瓦房、黑灰的花石地、绣红的铁,便是矿山厂的工业底色,年复一年的见证着这里每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们。

(原厂办公楼)

有人问到他们的出身时,总会听到一股自豪的声音:"我是矿厂子弟!"

这里的点点滴滴

是"厂子弟"们不可磨灭的回忆

如果说"锈铁的红"是矿山厂的底色,那么回忆就是"厂子弟"们的共同属性。

深秋的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见整个厂子弟们奋斗的日子。

在这,随便一个角落,都能和回忆的气息撞个满怀。

那时候的小年轻们,基本上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友,初来驾到,各自忐忑,逐渐相识,到相知。

后来,一起下馆子是每天下班的日常活动,今天你坐东,后天他做东!聊的是天南海北,喝的是北京二锅头。从熟悉到朋友,从朋友到好朋友。

当时的洛矿厂职工教育中心,是青年人每晚必到的地方。白天在厂里上班,晚上和工友去那里听业务技术课。

(工人大学语音课堂)

那时的娱乐活动不像现在这样的多姿多彩。矿山厂俱乐部作为休闲娱乐的聚集地,时而的乐器演出,时而的文艺表演,都成为了大家的消遣工作疲惫的方式。

每次的文艺汇演,都会让大家齐聚一堂,在工作的闲余之际约上三五好友,边看着表演,边畅谈生活,何乐而不为~

每逢酷暑,在闲时约上三五好友,在自家工厂建造的泳池内避暑消,嬉戏玩闹。

(游泳池一角)

那时的工友,一起奋斗过的燃烧岁月,你还记得吗?

众人皆知的焦裕禄

是一个来自矿山厂的"红色基因"

曾经的辉煌,现在的记忆。

在焦裕禄精神孕育下形成的矿山厂,闪耀着绚丽的光芒。

九年的熔炼,九年的成长,在这篇热土上,他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形成了宝贵的“焦裕禄精神”。

一个人的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焦裕禄在矿山厂的这九年,发生了太多的感人故事,至今仍鲜活地留存于"矿子弟"们的记忆深处。

我们作为后代人,缅怀这个很普通的名字,就是在呼唤他那样的崇高而又不朽,一种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里的美食

是一个拥有记忆的味道

在别人眼中,有一种食堂,叫做“别人家的食堂”,而矿山厂的食堂,便是如此。

厂内占地最大的食堂,从3号门进入走几步就可以看得见,一群群蓝色的身影在饭店时都会聚集在这三层大食堂里。

食堂12点准时开放,差个一两分钟,门口蓝色的工作服就已经聚集在一起,早已饥肠辘辘的矿山厂工人们,一边畅谈着辰时工作的烦恼和趣事,一边等待着食堂的大门早些开放。

进门时的敞亮总会让人眼前一亮,干净的用餐环境也会给工人们带来更好的心情。

一层是份饭区,也是人聚集最多的一层,每日的4个菜品由当日厨师荤素搭配好,十元的价格让工人们吃的饱又能吃的好。

二层是点菜区,拿着盘子有序的排队拿柜台里的菜品,有米有面,还有各个地方的特色美食、更有一元钱的小菜工人们随意挑选。

酱汁浓郁的菜品极其下饭,晶莹剔透的糖醋里脊酸甜开胃,多种口味的菜品让工人们把每天的吃饭都当作一种工作闲余的享受。

12-12点30,食堂出现的“小蓝们”拼凑出一道壮丽的景象,成群结伴的工人们享用着各自不同的饭食,其乐融融。

也就这半个小时以后,食堂呈现出的另外一种景象让食堂显得格外寂静,干净的桌面充分表现了矿厂工人的优良素质。

随着逐渐关闭的食堂灯光,午休,也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如今的建设路

一条旧路逐渐焕发着新的容颜

涧西区,建设路,一街一巷,一树一木。

那时的建设路,比较窄。路两边没有岸崖,紧贴着排解雨水的土沟。沟边两侧的刺槐是唯一的风景,对着上班的"厂子弟"们鞠躬问好。

现在的建设路,宽大且长。有秩序的人来车往,讲述着道路变迁的发展故事。生活远离了单一的规模建筑,更多的出现各式各样的店铺餐馆,显得多姿又多彩。

已经消失了的街巷建筑,在视线中淡忘。但消失不了的记忆,始终沉淀在人们心底。

矿山厂家属院记忆

不仅是老房的模样

流淌着"大厂基因"的家属院,现在"厂子弟"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就是发展成功最好的证明。

康滇路菜市场的喧闹,反映出了这里大部分生活在这里的“矿山厂子弟”的生活写照。

6点钟以后是大张最为热闹的时候,对于洛阳人并不陌生的大张超市,下班后的工人们都会前往这里采购晚上和第二天的食材,也为今天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走进2号家属院,矿山厂的子弟们就一定会和回忆撞个满怀。

深巷、老槐树、瓦房...在矿山厂家属院,寻得了这些旧物什,见证着“厂子弟”们的成长历程,和曾经不断流逝的年少岁月,才知回忆竟如此波涛汹涌。

(旧时)

院内拐弯着无数的小道,诉说着曾经多少美好的回忆和故事。

看着面前的砖红色瓦楼,阳光照耀在它身上,看着暖暖的。身边高高低低的树,也是陪伴它们这么多年的“好伙伴”吧。

焦裕禄的事迹在“矿子弟”的心中永垂不朽,时刻提醒着人们要始终贯穿着“焦裕禄精神”。

看!在这里40多年始终如一日的老人,从几毛到两块的价格,每天在这里为人们缝补着衣服或者鞋子,为大家辛勤的服务着,不知何时,这里渐渐地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时候你身边的那个他/她,还联系吗?曾经你们一起经历过的岁月,是最美好的回忆吧。

曾经的繁华,如今少了昔日的浮华喧嚣,静如止水,没有一丝波澜。

城市的步伐在不断的加快,那年春夏秋冬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伟大的涧西伟大的建设路

曾经的矿山厂如今的中信重工

岁月如梭,时光如梭

新与旧的交替

会一直持续在这里永不停息

·ENJOY·

??编辑

洛阳派碗妹儿???????设计

冰可乐???????来源

本文系原创???????商务合作

-???????餐饮商务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sc/155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