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GB/Z-英文版康复训练器械主动训练脚踏车
提供更多标准英文版。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主动训练脚踏车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使用说明书、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在室内供肢体功能障碍者以循环回转方式通过蹬踏曲柄踏板进行主动训练的脚踏车。
本文件不适用于单纯的被动训练脚踏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1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GB/T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5--固定式健身器材第5部分:曲柄踏板类训练器材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主动训练脚踏车activetrainingcycle
供肢体功能障碍者以循环回转方式通过蹬踏曲柄踏板进行主动训练的器械。
3.2
主动训练activetraining
训练者主动用力收缩肌肉完成的运动或动作。
3.3
座位支杆seatpillar
底架与座位间的连接件,通过其支撑座位,有些可用于调节座位高度。
3.4
座位套管seattube.
底架中用于安插座位支杆的部分。
3.5
把手立杆handlebarstem
底架与把手间的连接件,通过其支撑把手,有些可用于调节把手高度。
3.6
可调把手adjustablehandlebar
可以调节的把手.以适用于不同的训练姿势。
3.7
显示器
display
向使用者实时反馈训练信息的装置。
3.8
负载调节装置loadadjustment
调节脚踏阻力的装置。
3.9
恒功率模式constantpowermode
一种训练程序,在此程序下,使用者的做功功率将保持在预设值,预设值是可调的,且不取决于每分钟所蹬踏的圈数。
注:功率是阻力力矩M与角速度w的乘积。
4分类
按训练时的姿势和结构特征分为;立式(也称骑式)主动训练脚踏车,坐式(也称靠背式)主动训练脚踏车和无座式主动训练脚踏车。
注:图1中a)~e)仅是示意并说明各部件的名称。
5要求
5.1外观
5.1.1可触及的表面不应有毛刺、尖角、锐边和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或损坏衣服的缺陷。
5.1.2螺钉的外露长度不应超过其螺距的2倍,突出部分不应有锐利尖端和毛刺,或其端部应有光滑的螺母帽覆盖。
5.1.3身体支撑表面的所有棱边和尖角,应有半径大于2.5mm的圆滑过渡。
5.1.4焊接件表面应均匀平整,不应有漏焊、虚焊、焊瘤.夹渣、裂縫、烧穿、飞溅物等缺陷。
5.1.5镀(涂)层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滑平整,不应有露底、起泡、脱落.开裂、流挂、橘皮和明显的擦伤、碰伤等缺陷。
5.1.6坐垫,靠背等各种软包件填充物应充盈饱满,缝边应牢固规整,外表面不应有皱褶、褪色.跳线和破损等现象。
5.1.7可触及的管材末端应有部件或管塞封堵。如果使用管塞,拉出管塞的力应不小于20N。
5.2活动部件和挤压、剪切部位
5.2.1主动训练脚踏车装配后其各项功能应能按生产商的说明正常使用,所有活动部件均应运动均匀、灵活,间隙适当,无卡滞、松弛现象。
5.2.2存在挤压.剪切、卷人或碰撞危险的活动部件应进行防护。
5.2.3如果曲柄在旋转过程中任意一点延伸到防护罩外。则曲柄和防护罩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0mm。
5.3结构部件
5.3.1把手握持部位的直径应为25mm~45mm。
5.3.2把手套表面应进行防滑处理,对其施加70N的拉力,把手套不应脱出。
5.3.3踏板上放置脚的有效宽度应不小于mm.
5.3.4踏板上应有一个装置用于固定脚部。
5.3.5针对肢体功能中度障碍或以上的使用者设计的坐式(靠背式)主动训练脚踏车,座位上应有防止使用者身体滑脱的防护装置,如护栏、防护带等。
5.4调节和锁定装置
5.4.1调节锁定装置应易被使用者识别和安全使用,且不应与使用者的运动范围相干涉。
5.4.2各类调节装置应能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且运行应灵活,不应有卡滞或松弛现象。
5.4.3通过锁定装置,座位支杆.把手立杆处在最高位置时的最小插人深度应不小于其截面参考尺寸(如圆管的直径或矩形管的对角线)的1.5倍。座位支杆.把手立杆上应有一个永久标识和文字来显示最小插入深度,如果设计上已保证最小插入深度,则此标识可免除。
5.4.4
如果座位的水平调节夹紧机构失效.座位应仍能处在安全可用的位置。
5.5显示器和训练模式
5.5.1显示器应固定在主动训练脚踏车上使用者可视范围内.且不应与使用者的运动范围相干涉。
5.5.2显示器的文字、图案显示应清晰,无漏划、缺字及闪烁现象。
5.6稳定性
5.6.1主动训练脚踏车应着地平稳,底架各底脚与水平面的差值应不大于2mm,并在使用中不应产生晃动。
注:宜在底脚装配调平装置。
5.6.2立式(骑式)、坐式(靠背式)主动训练脚踏车,在动力方向的倾翻角度应不小于10°,其他方向的倾翻角度应不小于5°。
5.7机械强度
5.7.1座位静载
主动训练脚踏车应能承载生产商规定的最大使用者质量2倍的载荷或至少N载荷(以较大者为准)而不产生明显的永久变形,承载部位的永久变形量fi应不超过3%。
主动训练脚踏车在承载生产商规定的最大使用者质量2.5倍的载荷或至少N载荷(以较大者为准)时,各承载部件不应产生断裂和裂纹。
试验过程中,主动训练脚踏车不应发生倾翻。
如果座位支杆高度可调,则夹紧的座位支杆在座位套管中的滑动距离应不超过5mm.
5.7.2座位倾斜
对于立式(骑式)主动训练脚踏车,座位应固定在座位支杆上,并依次固定于座位套管中,座位应能承载(土32.5)N载荷所产生的最大力矩,座位相对于最初位置的倾斜角度,即座位与座位套管之间的角度变化量应不超过2°。
5.7.3把手力矩和静载
调节前把手至最不利位置,对其施加生产商规定的最大使用者质量0.3倍的载荷或(士15)N载荷(以较大者为准)。卸载后,把手应能按生产商的说明正常工作,不可调把手的永久偏移量应不超过2°,可调把手的永久偏移量应不超过5°。
对于坐式(靠背式)主动训练脚踏车,对座位把手施加生产商规定的最大使用者质量1.5倍的载荷或至少N载荷(以较大者为准),不可调把手的永久偏移量应不超过2°,可调把手的永久偏移量应不超过5°.且在承载生产商规定的最大使用者质量2倍的载荷或至少N载荷(以较大者为准)时,各承载部件不应产生断裂和裂纹。
GB/Z-英文版bzfyw.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xq/1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