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设备

枣庄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成立


  □本报记者孟令洋

  大力实施“智能制造业赋能行动”,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服务,举办智能制造赋能对接会、智能制造专题培训……在2月25日举办的枣庄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揭牌成立大会上,枣庄再度拿出“诚意”,力促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向“智转”要动力,向“数改”要活力,枣庄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的成立折射出发展态势——本土智能制造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创造了一个个生动的实践范例。

  作为首批进驻平台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山东一唯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唯自动化)在本土智能制造业中拥有相当高的话语权,让不少传统制造企业“脱胎换骨”。

  山东方力是台儿庄区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其轴销人工检测费时费力、精度不高,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效率。在了解生产环节后,一唯自动化为其生产线增加了轴销尺寸及受力综合检测台,让企业感受到“智”变的魅力。

  “别小看这一米见方的检测台,大大提高了轴销检测的效率和精度。”一唯自动化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罗景文告诉记者,经过测算,2台机器人组成的轴销自动检测系统,实现24小时工作,可替代工人6人。

  通俗地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就是企业智改,这意味着传统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变。专注于机器人打磨、在线测量及检测核心技术研发的一唯自动化,一直以来致力于为制造业提供柔性智能化工厂的方案设计和系统集成业务。

  “企业智改带来的一定是机器换人、生产换线、设备换芯、产品换代。”一唯自动化大客户经理林森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台儿庄的盛世机械在国内石膏粉生产线装备领域综合排名第一,在一唯自动化提供非标准智能化解决方案后,盛世机械研发制造出60余台工业机器人,组成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化设备占比达90%以上,用工减少50%以上,生产成本节约20%,环保装备效率提高3-6倍。

  3月11日,记者走进一唯自动化装配车间,员工周中朝正在进行机器视角激光线扫描仪标定测试。测试开始,机器人手臂围绕着白色球状的坐标器旋转作业,周中朝目不转睛地盯着坐标器,手里不停地操作遥控器。“注意这个数字的变化。”一旁的罗景文指着显示屏提醒着。

  “不在智能化改造上发力,产品竞争力就大打折扣。”这是枣庄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潘艺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是枣庄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产业并不是落后产业,传统产业需要的是改变生产模式。潘艺戈坦言,“老树”缘何“发新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成为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枣庄老工业基地蝶变的必由之路。

  经过测算,一年来,通过智能改造的余家枣庄企业,生产成本降低14%,劳动效率提高54%,有力助推了枣庄“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

  不愿改和不会改,一直都是智改进程中的绊脚石。为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枣庄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应运而生。对内,平台为本土企业提供啄木鸟式的诊断服务,解决“不愿改”的顾虑;对外,平台招引更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化解“不会改”的窘境。

  除了一唯自动化这样的本土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外,平台还吸引了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枣庄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所,服务领域涉及枣庄“6+3”现代产业及水泥、矿山、造纸、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

  “目前,我们已与极趣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枣庄设厂研发生产AI机器人。”潘艺戈对智能化改造项目带来的产业集聚充满信心,“智改带来了创新要素聚集,更带来了智造产业的聚集,也壮大了工业智能化。”

  以台儿庄区大运河启航智能制造科创园为例,科创园依托鑫金山智能机械、越成制动、光耀机械、侨玛风机等项目,通过搭建实体化平台,聚集创新要素,一大批智能化改造项目在这里聚集、投产。来源:大众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zl/186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