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研究
水泥行业研究报告:受益基建和地产投资增速,超配正当时。水泥作为重要的建筑原料,行业产业链较短。水泥上游主要为石灰石矿山、黏土、煤炭、电力等,公司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下游主要包括直销企业/项目、混凝土厂商以及经销商等,有相对较强的溢价能力,并能够根据供需情况较灵活调节价格。一定区域内各家厂商的价格差异较小,因此电力煤炭、石灰石、黏土以及运输等成本项成为各家厂商盈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中国水泥龙头企业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中国水泥总产量也高居全球首位。年全国水泥产量23.3亿吨,同比上升6.1%,占世界水泥总产量57%。全球与中国水泥市场均高度集中,全球水泥行业前十大产能企业占比高达41.03%。国内前50家水泥企业熟料产能占全国总产能76%,且占比有不断扩大趋势。随着行业供给侧改革的进行,落后的产能逐渐被淘汰,行业健康规范发展,集中化程度进一步加强,行业龙头优势明显。同时政策引导产业迁移,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缓解。
水泥需求主要来自房地产、基础建设和农村建设。建筑工程在基建投资比重为29%,房地产(含农村建设)24%,制造业为24%。房地产端约占水泥需求的25%-35%,总体需求增长平稳。在宏观政策的驱动下,基础建设投资稳中有增,根据国际经验,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预计我国年基建水泥需求增速可达4%-6%。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预期会在未来三年内回弹,相对应地推动农村建设水泥需求。
行业集中度提升,全国和区域龙头企业强者恒强。年受到专项债、新农村建设以及地产开发对于地方财政的重要性因素影响,基建、房地产以及农村建设对水泥需求持续强势,成为水泥需求的主要推动力。全国性龙头有望受益于规模优势、成本管理和水泥需求行情,占据更高市场份额,例如海螺水泥。由于水泥不可库存和运输半径短的特性,区域性龙头企业也有望扩大竞争优势,实现营收和业绩持续增长,代表企业有华新水泥、塔牌集团、冀东水泥和万年青。
食品饮料行业年报及一季报小结:产品结构优化,短期承压不改长期趋势。市场回顾:从业绩角度看,食品饮料行业年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14.78%;实现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14.28%。年Q1营收同比增长0.15%,净利润下降0.66%。从机构持仓角度来看,全年食品饮料行业配置占比较高,Q2达到17.54%高点后出现回调,Q1行业配置比例为13.29%。食品饮料行业历史最高重仓持股比为17.54%,就目前配置情况而言尚存一定的提升空间。
白酒:年白酒板块营收.16亿元,同比增加16.27%;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17.51%;Q1高端白酒茅五营收保持稳健增长,次高端及以下多数下滑但幅度仍可控,可见高端及次高端品牌力及渠道力明显更强。年白酒板块有所分化,高端及次高端仍然较快增长,但地产酒开始下滑,年在疫情的影响下,行业将进一步向龙头酒企集中,中高档白酒龙头受益。
啤酒:年啤酒板块营收.15亿元,同比增加3.86%;净利润31.50亿元,同比增长46.20%,产品结构的和优化和企业对销售费用的有效控制,是板块利润实现增长的主要原因。年板块一季度行业营收、净利润分别为96.23亿元、3.1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7.64%、70.08%,主要是因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一季度全国餐饮大面积停业,啤酒销售因而也直接受到了影响。年行业毛利率提高1.52pct至39.54%,净利率提高1.88pct至6.48%,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此外在费用方面,我们观察到自年以来,行业的销售费用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年销售费用率为16.39%。
乳制品及大众食品:年乳制品板块总体营业收入达.19亿元,同比增加15.73%,增速同比提升2.65pct;归母净利润为80.40亿元,同比增加21.96%,增速同比提升12.68pct,业绩增长提速。从总体来看,乳制品板块业绩仍呈现上升趋势,且近年来增速逐年上升。年其他食品板块营收持稳健增长,各企业营收增速均超过10%,一季度板块出现分化,必选消费在一季度的表现较为靓眼。
周观点:贸易冲突常态化及国外管制趋严,重申战略看好半导体设备板块。在贸易冲突常态化,国外管制趋严的背景下,国内半导体产业生态逐步形成,国产替代加速,战略看好半导体设备板块。国内晶圆厂新一轮的大规模投建开始于/年,经过3-4年的发展,晶圆厂在制程迭代和产能扩张两条路线上推进顺利,目前还有24座在建和计划中,在建和计划的圆晶厂投资达到6,亿元,带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需求,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目前部分关键国产半导体设备已实现从0到1突破,从1到N正加速推进。大基金一期以制造为主,兼顾设计和封测的情况下,大基金二期有望加大对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环节的投入,叠加国内晶圆厂投建高峰来临,设备企业的产品不断成熟和放量,半导体设备领域有望实现更快速的增长,建议从两条主线配置,一是最纯的设备龙头,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晶盛机电、华峰测控、长川科技等,二是通过外延并购等涉半导体业务的估值较低品种,包括苏试试验、精测电子、赛腾股份等。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年4月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量19,套,同比增长26.6%,增速延续去年10月以来的回升趋势(年10月-12月增速分别为1.70%、4.3%、15.30%,年3月为12.90%);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量为54,套,累计增长4%,口径原因,累计增速同比转正。中长期看制造业产业升级大势所趋,“机器换人”势在必行,5G建设加速推进,应用场景逐步落地,5G手机迎新一轮换机周期,5G手机的更新将带动电子制造行业新一轮资本开支,自动化设备企业也将直接受益。我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及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巨大,随着国内汽车行业逐步探底,以及一般工业应用加速发展,自动化需求趋势稳定向上,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hq/1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