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设备

在沈阳,忘不掉的座老工厂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

工业重镇沈阳

为共和国的建设

抒写浓墨重彩

今天

再次触摸一下

个金灿灿的名字

在岁月之河中

激励后辈前行

沈阳的老工厂,收藏在这里——

经历近半个多世纪的奋斗,沈阳企业出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有的企业经过改革创新,实现了新飞跃;有的企业经历合并、搬迁、转制后,重新焕发青春;有的企业则经历洗礼后,痛苦地退出历史舞台……

第一章:军事工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沈阳,流行一句老话,“一松陵,二黎明,三车辆,四重型。”这四个当年都是一二万人的大厂,其中松陵、黎明等,是非常知名的军工企业……

1、沈阳飞机制造厂(厂),厂址在皇姑区三台子地区,历史轨迹是张学良在年建的飞机场,年被命名为国营厂,年启用厂名为国营松陵机械厂,年改称国营松陵机械公司,年更名为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年组建成沈飞工业集团,是新中国战斗机重要的生产基地。2、沈阳黎明发动机厂(厂),厂址在大东区地区,始建于年,是国家“一五”时期建立的第一家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年重组成立为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新中国第一个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制造企业,中国大、中型航空喷气式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3、东北机器制造总厂,厂址在大东区文官屯地区,历史轨迹始建于年为中村部队,年变更为陆军造兵厂南满分厂,年改为满洲第部队,(归伪满洲国政府管辖),年3月改为关东军造兵厂,(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管辖),年2月改为第九十工厂文官屯分厂,年1月1日改为沈阳兵工厂第二分厂,年10月1日,改为第五十二工厂,年改为沈阳第七二四工厂,年变更为东北机器制造总厂,年9月定名为沈阳东基(集团)有限公司。4、沈阳五三工厂,前身辽宁迫击炮厂,始建于年张作霖统治时期在奉天建立了兵工厂及迫击炮厂,该厂下设炮弹厂,翻砂厂,制造厂。“9、18事变”后日军占领了辽宁迫击炮厂,建立伪满实业部,成立了同和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沈阳五三工厂。年五三工厂被东北机器制造总厂兼并重组。下图为五三工厂厂区,前方市府广场上电报大楼清晰可见。(沈河区惠工街泽工南巷)己搬迁。

5、第厂,即沈阳航天新光集团,厂区位于大东区东塔街1号,前身为年张学良建立的东三省航空处,年改为飞机制造工厂,是中国最早建立起来的航空工业企业。年5月31日,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第个重点建设项目,被命名为“第厂”,也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航天动力装置的科研生产基地。年转为航天动力装置的研制生产单位,成为现在的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新光”研制生产了全国第一台航空喷气式发动机,生产航天动力装置20余种型号,被誉为“新中国航空航天动力装置的摇篮和国防建设的功勋企业”。

6、沈阳红星机械厂(厂),原址在铁西区重工街一带,即解放军第厂,是全国全军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具有光机电木综合修理制造的大型军队企业化工厂。该厂始建于年10月,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军械修理所。曾研发制造了全军第一辆轻便运输马车、第一盘军用驮鞍、第一门八二无座力炮、第一具自动测风经纬仪、第一具四0火箭筒风偏修正仪、第一辆军械器材维修集装仓、第一辆红箭—73导弹武器系统检测工程车……为中国国防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7、兴华电器厂,隶属航空工业集团,原址在兴华街北四路,前身是伪满光学株式会社和日满锻工株式会社,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事业做出贡献,曾在援建贵州三线厂。现迁址在经济技术开发区。

8、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原址在苏家屯,是中国最早的一家铜加工企业,其前身为军工厂厂,成立于年5月7日。曾经是万人大厂,第一颗人造卫星最关健的金属合金材料由此生产,被誉为中国有色金属加工的摇篮,与洛铜、西北铜并称为中国铜加工领域的“三驾马车”。年3月,搬迁到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二章:冶金机械

上世纪八十年代,沈阳市共有户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以冶金、机械、加工制造为主,强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国的建设……9、沈阳重型机器厂,原址铁西区兴华北街8号,始建于年,前身是满洲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奉天工场,新中国第一个重型机器厂,现与沈矿重组后更名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年搬迁开发区。10、沈阳矿山机器厂,原址大东区大东路号,始建于年当时中国已处于军阀混战奉系军阀张作霖为扩充自己的势力,便把奉天军械修理所扩建为兵工厂,建了大亨铁工厂,年“事变”大亨被日本强行占领,年日本把该厂改建成为株式会社满洲工厂,年更名为东北机器局第25厂,年正式更名为沈阳矿山机器厂,现重组为北方重工,年搬迁至开发区。11、沈阳鼓风机厂,原址铁西区云锋北街36号,建于年,前身为日满刚材株式会社,年成为我国第一个风机企业制造厂,年5月起与沈水、沈气战略重组,成立新沈鼓集团,于年6月起,陆续搬迁到张士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大路16号甲12、沈阳水泵厂,原址铁西区熊家岗路28号,始建于年合资会社满洲工作所,建国后为我国泵行业最大的厂家,为电站,石油,化工,矿山,冶金,交通,国防,城建和农业等部门提供大量的技术装备。年搬迁,部分人员并入沈鼓集团,是集团旗下的核电公司和石化泵公司等。13、沈阳气体压缩机厂,原址铁西区云峰北街18号,始建于年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生产压缩机的专业制造厂,中国第一台空气压缩机,第一台无油润滑压缩机等都是在这里设计制造成功。年部分人员并入沈鼓集团,现为集团旗下的往复机公司。14、沈阳电机厂,原址铁西区卫工北街20号,重建于年,其前身为日伪时期建立的奉天实业电机株式会社,后为我国大中型电动机重要生产基地,国家大型一档企业,中国机械强之一,年被泰豪收购,搬迁至经济技术开发区。

15、沈阳空气压缩机厂,现为沈阳空气压缩机制造厂有限公司,曾为国家机械工业部大型二类重点企业,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是生产压缩机已有近六十年历史的专业厂。年由原沈阳市铁西区云峰北街21号搬迁至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七号路16甲2号,成为“东搬西建”的首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

16、沈阳第一机床厂,原址铁西区兴华街西、北二路北,始建于年,前身满洲三菱机器株式会社,新中国成立后,“一五”期间曾被列为国家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车床制造厂。年搬迁开发区,统一为机床集团。

17、沈阳第三机床厂,年4月新中国的第一台车床在此诞生。新中国生产出的第一批6尺皮带车床销售全国,当时国内许多钢铁厂、矿山、铁路都把6尺皮带车床作为工业生产的母机,创造出许多生产奇迹。年搬迁开发区,统一为机床集团。

18、沈阳中捷友谊厂,原址大东区珠林路25号,始建于年一部分为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新中国成立后该厂逐渐发展成国内重要的机床生产厂,解放后更名为东北机器五厂,年更名为沈阳第二机床厂后期改为中捷友谊厂,是中国和原捷克斯克伐克共和国友好交往的标志之一。年搬迁开发区,统一为机床集团。

19、辽宁精密仪器厂,生产和研制各类机床精密件的龙头企业,后与机床集团重组

20、沈阳锻压机床厂,原址铁西区建设中路,年建厂,是国家专业生产剪板机、棒料剪断机、鳄鱼剪断机的骨干企业。

21、沈阳拖拉机制造厂,原址铁西区建设中路62号。年为国家机械19厂,年为沈阳农业机械厂,年更改为沈阳拖拉机制造厂,曾研制成功18马力“创造号”蒸汽拖拉机、东方红28轮式拖拉机等。(现在为禧道婚礼堂)22、沈阳小型拖拉机厂,铁西区沈辽中路5号,80年代初生产金牛12型手扶拖拉机,曾荣获辽宁机械产品第一块国家质量金牌,全国手扶拖拉机排头兵。(后改建为家乐福超市)23、沈阳第二柴油机厂,原址在铁西区保工南街2号,始建于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生产辽河牌拖拉机知名,后已拆迁。(后改建为香江家具城)24、沈阳薄板厂,原址铁西区重工北街16号,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地方调坯轧材生产厂家之一。年经历了曲折并入鞍钢。年薄板厂该地块以5.91亿元被沈阳翰持拿下,企业拆迁。

25、沈阳铜网厂,是年伴随新中国成立起来的,曾是全国生产造纸脱水器材的骨干企业。

26、沈阳铝材厂,原址沈辽路路官一街,现被改造沈阳朝鲜族民俗文化产业园——韩帝园,图为当年车间加工生产情况

27、沈阳线材总厂,原址铁西区北三东路16号,始建于年为正冈制钢所,曾创造节能冠军炉、高速无扭转线材生产线等中国第一。后己拆迁。

28、沈阳二三厂,原址皇姑区陵园街12号,始建于年,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爆破线专业生产企业。年在国内率先将爆破线铜芯改为铁芯,取得了该产品生产的历史性突破。年获得“爆破线国家质量最高奖——银质奖”,被誉为全国民政系统“零的突破”

29、沈阳有色冶金机械厂,原址铁西区北一西路和启工街交汇处,前身为年4月日本人的“大信洋行奉天工场”,曾名沈阳冶金机械修造厂等名称,辉煌时期在年左右,创造国内第一台电解铝多功能联合机组等。年迁入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址开辟为“奉天工场”文化产业园。

30、沈阳纺织机械厂,始建于年,是中国纺织机械集团的骨干企业。二纺机原址在铁西建设大路临近两洞桥北,后拆除。

31、沈阳橡胶机械厂,原址铁西区保工北街15号,前身为建于年前身为政记铁工厂等3个企业,是新中国最早的国营橡胶机械厂,年生产规模全国第二。年破产拆迁。32、沈阳电力机械总厂,原址铁西区肇工北街6号,始建于年,厂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是大型骨干企业,产品远销国内外,曾创造过新中国第一台叶轮拾煤机等多个中国第一。年搬迁。

33、沈阳水泥机械厂,是中国机械工业骨干企业,原址在兴工街北三路,年至年中国第一台水泥回转窑、第一台篦冷机、第一台破碎机等都在这里诞生(年后搬迁到开发区)。

34、沈阳建筑机械厂,厂址大东区沈北路号,始建于年,曾隶属于国家建设部,是国家建筑机械制造的大型一级企业,先后并购了辽宁开原起重机总厂、沈阳工矿齿轮厂,现为沈阳三洋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35、沈阳风动工具厂,原址铁西区云峰北街12号,始建于年前身为满洲金属株式会社。是国家“一五”期间全国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凿岩机械和气动工具骨干企业,行业排头兵。年搬迁到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36、沈阳桥梁厂,原址在铁西区马壮街二号,建于年。建国后参与许多重大桥梁建设,年以来,创造第一台大型起重机设备——25吨塔式起重机等多项中国第一。年被中铁九局出售,人员并入其他公司。上图为年该厂抢修大凌河大桥,下图为该厂年参加建设武汉长江大桥

37、沈阳轧钢总厂,位居铁西区兴工北街号,是国内知名的钢铁企业,80年代后高嵩山担任厂长(企业后拆除)

38、沈阳铸造厂,原址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始建于年前身为日本高砂制作所,新中国后年生产能力最大时曾达到3.8万吨,为通用、重矿、机床、冶金、汽车、石化等多个行业提供过硬的产品。年拆迁,现为中国工业博物馆。

39、沈阳冶炼厂,原址铁西区北二中路10号,始建于年,原是日伪时期的国立金矿制炼厂,年改名为奉天制炼所,年改名为沈阳冶炼厂,年恢复正常生产。曾创造过新第一批电锌等多个中国第一。作为共和国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和沈阳地标建筑三根百米高的烟囱,曾是铁西工业的象征,年3月23日爆破拆除,

第三章:工业制品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工业相当薄弱,辽宁及沈阳陆续开展了项(实际完成项)重点工程,中国的工业化从此开始建立起来,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工业体系,铁西区更是被称作中国制造之都。40、沈阳化工厂,铁西区卫工北街46号,始建于年,前身为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润滑油工场。曾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为国家作出卓越贡献,创造了无数个“共和国”第一,现为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搬迁至开发区。

41、沈阳油脂化学厂,起源于满洲油脂株式会社奉天油脂加工厂,后搬迁到开发区

42、沈阳橡胶厂,曾是辽沈地区橡胶制品的领军企业,搬迁后原址成为房产项目

43、沈阳胶管总厂,铁西区建设中路,年与胶带厂等合并搬迁,原址现为万科金域国际

44、沈阳第三橡胶厂,原址在铁西区云峰街与爱工街中间的北三路,是具有五十多年轮胎生产史的国家二级企业。是我国唯一航空轮胎生产基地,承担着占全国总需求量90%以上的飞机轮胎生产任务。年重组搬迁。

45、沈阳第四橡胶厂,是全国最大的橡胶制品制造企业之一,承担了“神舟”一号至七号飞船配套橡胶制品的研制及生产任务,多次荣获国家有关部门嘉奖,年迁移到开发区化学园。(下图为80年代电话交换台)

46、沈阳油漆厂,源于年建立的满洲神东、大日本NIPPON、关西等工场,原址在铁西云峰北街建设大路附近(后建成化工学院宿舍)

47、沈阳客车制造厂年3月1日生产第一台无轨客车,从此走向客车产生的道路,到年,12条线路的车无轨车才完成历史使命

48、沈阳汽车制造厂,厂址沈河区方南路6号,创建于年生产金杯轻型载货汽车,占地面积46.4万平方米,为我国汽车行业骨干企业,80年代初,金杯载货汽车荣获新产品巨龙奖,并荣获国家优质新产品。49、沈阳轿车制造厂,原址铁西区北四中路28号,己拆迁。50、沈阳汽车齿轮厂,原址铁西区北二西路32号,后已拆迁。

的前提下可降低自身重量。

  相比于89式重机枪,新型大口径机枪具有重量轻、射程远、精度高、机动性好等特点 

  二是机枪的三脚枪架采用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高而重量轻。枪架整体重量为6千克,较89式重机枪的钢制三脚架8.5千克重量轻了近30%。

  三是弹药箱和弹链采用高强度的工程塑料制作,重量轻且耐磨耐腐蚀。一个装有60节塑料弹链的弹箱重仅1.2千克,而一个89式重机枪钢制弹箱重2.1千克,轻了近43%。一挺枪配5个弹箱,其重量就减轻了4.5千克。

  四是机枪所配的主装弹药为新研制的轻质穿甲燃烧弹,这种弹的弹壳采用新的合金材料,强度高而质量轻。一发轻质弹重量约克多点,而一发89式重机枪的标配弹药重量多克,一发弹药就减轻约20克。一挺机枪若一次按携弹发计算,仅弹药重量则可减轻6千克。

  从一挺机枪的整套组合来看(包括枪身、脚架、弹箱,再加上弹药),新型型大口径机枪的重量比89式重机枪减轻了约9.5千克。这对于提升士兵的作战机动性、灵活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后坐小精度高

  新型大口径机枪为了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保证射击精度和有效射程,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改进,例如采用枪身浮动结构、前冲击发原理、两级弹簧式浮动机等技术手段,使得后坐力和枪口位移减少了近80%;采用双程输弹设计,枪机后坐时弹体脱链,复进时推弹入膛,输弹冲击小,供弹平稳,降低了枪机在脱链和推弹过程中对射击精度的影响;采用了弹性枪架设计;保留了能够减小武器后坐的膛口制退器等。

  新型大口径机枪大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设计理念,综合性能优越、特色十分明显

  大量创新设计和合理的改进,大大降低了武器的后坐,保障了该枪的射击精度。据悉,使用弹道枪实验时,在米距离上,该机枪射弹的自然散布不超过10厘米;射手使用两脚架作为轻机枪射击时在距离上,其射弹散布圆半径小于32厘米;使用三脚架作为重机枪使用时,射弹散布圆半径不超过24厘米。在0米距离上,70%的射弹散布密集界不超过2.2米。这就是说,在0米距离上,使用该机枪对一辆军用车辆射击时命中概率较大。这种射击精度,对于连发射击的大口径武器而言已经相当高了。

  昼夜作战能力强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军所面临的作战环境越来越复杂,所承担的作战任务也越来越多样,为了适应这种复杂形势的改变,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包括光学瞄准镜在内的许多精密器材大量装备部队。新型大口径机枪也不例外,随枪配发了新型白光瞄准镜和红外瞄准镜,其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一是白光镜的使用,使精度更高射程更远。配套新型重机枪的白光瞄准镜是一款集观察、测距和瞄准于一体的多功能瞄准镜。放大倍率为5倍,重量0.67千克,体积小重量轻,携带和使用方便。新型白光瞄准镜可替代望远镜用于战场观察与搜索,可对1.7米高的敌有生目标、2.3米高军用车辆和6.74米宽的装甲车辆快速测距;更主要的是其表尺分划为镜内分划,装定范围米-米,瞄准分划选择方便快捷。

  二是红外瞄准镜的使用,拓展夜间打击能力。山地型重机枪红外瞄准镜是一款集观察、测距、瞄准于一体的热感应被动式夜用光学瞄准镜。其总体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好的观测能力和瞄准精度。在大气能见度不低于10千米,湿度不高于65%,目标与背景温差不高于6℃条件下,对单个直立人员目标的识别距离不小于0米,对运动轻型车辆目标的识别距离不小于1米。

  该瞄准镜除夜间可以用作战场观察与搜索外,还可对1.7米高的敌有生目标和2.3米高的摩托、装甲车辆快速测距。采用镜内表尺分划,装定范围米-米,选定表尺方便快捷。

  在红外瞄准镜的配合下,该机枪在夜间能够有效压制和毁伤1米内的敌火力点、轻型火器及轻型车辆;封控1米内的峡谷道路、隘口,并杀伤敌集群有生目标。

  由于配备了先进的白光和红外瞄准镜,山地型重机枪武器系统扩大了视野、提高了精度、增大了射程,拓展了使用时间和空间,综合作战能力大大增强。

  此外,新型重机枪还配备了新型弹道解算仪,其采用10倍光学镜头,测距可达米,重量不超过1.5千克,携带和使用方便。

  机枪寿命大大提高

  对于轻武器而言,枪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件,枪管的奉命通常就决定了武器本身的使用寿命。

  新型大口径机枪充分借助我国高新技术发展之果,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使枪管使用寿命较前期的大口径机枪提高许多。该机枪枪管采用新型超高强耐热、耐磨损钢材料制作,大量运用枪管精锻技术、内膛表面激光强化等技术,尽可能提高枪管内表面的硬度和稳定性,使该型机枪的使用寿命较89式重机枪提高了1.5-2倍。

  未来,随着新型重机枪的逐步配备、列装,我解放军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必将有较大提升 

  结语

  综上所论,新型大口径机枪大量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的设计理念,使其在重量减轻、后坐减小、精度提高、射程和威力增大,使用时间和空间拓展,以及战术使用灵活性提高等方面较以往大口径机枪有较大改善。相信,随着该型武器的逐步配备,部队综合作战能力必将有较大提升。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hq/149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