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湖北日报经济版显著位置大篇幅报道随县矿山复绿,并附评论——对生态心存敬畏。新闻报道的内容是这样的:
为山体疗伤为生态还债
随县家石材企业停工复绿湖北日报讯记者张真真通讯员万宝山鲍亚忠江开军
十年劈山采石,植被屡遭破坏。如今,偿还生态债时不我待。
今年,随县全力推进矿山复绿及综合治理工程,全县家石材企业停工,开始为山体“疗伤”。
昨日,记者来到随县矿区聚集的吴山镇石材工业园,不见车来车往,不闻机声隆隆。“开春以来,所有企业都停工了,人员、机械全部上山造林。”园区门卫老张说。
年开始,随县石材产业滚雪球般迅速膨大。到去年,全县石材产值达亿元,创税收2.25亿元,占全县总额半壁江山。但是,因无序开采和粗放经营,大片植被遭毁灭,生态修复步履蹒跚。
对此,该县痛下决心: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谁破坏,谁恢复。全县家石材开采、加工企业,成为矿山复绿的责任主体。
记者在耙齿崖矿区看到,10余台大型机械在陡峭的山坡爬上爬下。“毁绿容易复绿难。”指挥施工的大东石材公司负责人潘健康说,由于山坡有60多度,第一次复绿施工没经验,大雨一下,泥土和种子被冲跑了;这次调用挖机、铲车等重型机械,先开辟作业平台,再修筑复绿平台,然后种树种草。如此一来,15亩的斜坡复绿工程需花费万元,是公司当初预算经费的5倍多。“矿山复绿是世界性难题,没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标准,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随县石材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指导组专家柳富奎说,随县在摸索中总结出清理、整形、填土、复绿“四步工作法”,达到乔、灌、草“三位一体”立体绿化效果,在矿区密集的吴山、万和两镇推行。
在狮子头矿区,“四步工作”基本完成,复绿平台从山脚层层堆叠到山顶,新栽的齐刷刷的乔木苗间,工人们点播灌木树种、撒播草籽。“亩的复绿面积,已经砸下多万元。”威龙公司老总郑频说,他这一块,覆土环节耗资最大,用大卡车从3公里外运土,平均一车土方元,亩需要2万车土方铺满,仅此一项耗资约万元。
坡陡、缺土,是矿区复绿最大的困难。他们必须调用大型机械,先清理矿区的大型石块,用石条砌护土墙,整理出可以植绿的平台和斜坡,然后才能覆土、植绿。在陡坡上施工必须以作业平台为支点,不能全面展开,施工时间相应延长。要达到乔、灌、草立体绿化效果,每亩支出大多需3万元左右,是一般平地绿化支出的10倍以上。
打赢攻坚战,动用铁手腕。县里三令五申,层层签订责任状。干部们联系树苗草籽、提供技术服务、化解矛盾纠纷,谁干不好,就要被问责。目前,针对矿山环保问题,县国土、林业部门查处违法行政案件54起,公安机关刑事立案7件,问责干部13人。“发展经济需守生态红线,开发资源需存敬畏之心。”随州石材商会名誉会长黄远兴表态,将积极发动全县所有石材企业,坚决完成复绿任务,共建绿色矿区。
据了解,随县矿区复绿计划3年完成,今年将完成亩。目前,全县已投入机械设备台套、劳力6人次,复绿面积近亩,投入资金约1.6亿元。
新闻评论如下:
对生态心存敬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数千年来,人类与大自然形成了和谐的生存相处之道。
但是,“靠山”不能“毁山”,过度索取虽能满足一时之需,长远来看只会适得其反。
随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石材产业一度算得上当地的“支柱”。
今年复绿亩,照比例匡算,随县将投入资金2.24亿元。
巧合的是,去年全县石材产业创税收2.25亿元,两者大致相抵。
大自然是公平的,你从它那里索取多少,就要偿还多少。
如果算上采石造成的粉尘、水体等污染,代价更大。
随县关闭所有采石场,责成毁绿企业还生态债,同时问责干部,这样的决心不可谓不大。对这样的态度和行动,首先我们应该点个赞。
只是,毁绿容易复绿难,让身染沉疴的病人康复,非一朝一夕之功,将长路漫漫。
这样的教训,太深刻!
对生态,我们应心存敬畏!
图文来源:江开军
随县发布(zgsuixianfabu)聚焦政务
政策解读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早期白癜风能治愈否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js/1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