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械设备

长江学者团队助力甘肃建投矿业产学研发展甘


9月29日,甘肃建投矿业公司与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长江学者团队为支撑,在机制砂与尾矿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产、学、研合作,并共同成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双方将通过校企合作,主要对机制砂及尾矿的综合利用技术开展合作研究,实现采矿业的“吃干榨尽”。同时打造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高端平台,为全国砂石行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贡献力量。甘肃建投副总经理李建军与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陈志华共同为科研基地揭牌。甘肃建投矿业公司总经理汪学彬与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文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教育部长江学者、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云升签订机制砂与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协议。兰州理工大学、矿业公司相关领导参加仪式。

李建军在致辞中表示,甘肃建投是中国强企业,是甘肃省重点打造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矿业公司作为甘肃建投旗下工业板块发展的新生力量,已形成集矿产品开采、加工及销售、混凝土生产、物流运输、商贸经营、矿山生态修复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及经营格局,成为甘肃建投的支柱性板块和战略保障型板块。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甘肃建投矿业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积极开发新产品,推进技术工艺改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竞争力。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和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成立,进一步深化了双方合作关系,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双方依托各自资源优势,深化合作领域、拓展合作空间,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广泛开展深层次合作,真正实现企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致辞中,陈志华对产学研基地的揭牌成立进行祝贺。他表示,兰州理工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经过百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基本建成了一流的工科、坚实的理科、特色的文科,进入了国内同类高校高水平大学行列。学校高度重视以教育部长江学者张云升教授为主任的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创新研究中心团队,此次甘肃建投矿业公司与张云升团队进行产学研合作,必将推动绿色材料、尾矿处理在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落地。校企联合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希望以西部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创新研究中心为纽带,实现校企双赢。据了解,兰州理工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团队”共12人,其中教授6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1人,博士化率达78%。团队带头人张云升教授年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现任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编委,亚洲混凝土学会建造与材料分会主席,国际材料结构和实验室联合会委员,中国土木学会、建筑学会等10个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理事或委员。张云升团队长期从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严酷环境混凝土耐久性与寿命评估、绿色低碳水泥基材料”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先后获国家二等奖2项、省部级和行业一等奖5项;发表SCI、EI论文多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软件著作权3件;编制标准规范10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课题、课题、专题、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5部;研究成果在桥梁、地铁、建筑节能、国防防护、工程修复等80多个工程应用。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创新研究中心以教育部长江学者张云升教授为中心主任和学科带头人,依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科研配套经费成立。近年来,矿业公司依托甘肃建投中国强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在矿山资源开发、矿产品加工、绿色矿山建设、矿山资源整合和恢复治理方面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在安全生产、绿色环保、信息化建设、科技质量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成为甘肃砂石骨料行业的标杆企业。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砂石骨料行业创新企业”、“全国砂石骨料行业优秀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单位”、“甘肃省诚信经营重点推荐企业”等。同时,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以“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在矿山安全、环保、科技研发、智能化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积极为全国矿山行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杨沛汪丽娟杨家福张亚平魏军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lt/164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