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当你第一次乘坐火车行走在成昆铁路上,当你第一眼看见波涛汹涌的金沙江,当你第一次沐浴着云贵高原上的融融暖阳,你是否会为眼前的情景所动容?你是否会产生许多遐想?遥望车窗外无限风光,成昆铁路就像一条银色的巨龙蜿蜒在攀西大裂谷中,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漫山遍野万千景象,一棵棵高大的攀枝花树虬枝挺拔傲指苍穹,烂漫的花朵染遍金沙江两岸,一簇簇一片片好似流云在山间飘荡,迷人的色彩就像一幅瑰丽的画卷展现在你的眼前,让你痴迷,让你流连,让你情不自禁的被眼前的景色所陶醉。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国家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了铁路建设的发展,随着成昆铁路的修建通车给川滇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攀枝花的经济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千里成昆铁路川滇交界处活跃着一批铁路建设者,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确保了成昆铁路的畅通无阻,为成昆铁路建设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吃苦耐劳,他们热爱生活,他们普通的就像金沙江畔的一颗沙粒,默默无闻地依恋着这片深情的红土地,他们用最深沉的爱,筑就了成昆铁路的不朽之魂,他们因平凡而伟大,他们因普通而见精神,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浇灌了盛开的攀枝花。随着岁月的流逝,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磨砺和锤炼了他们坚强性格,他们就像屹立在金沙江畔的攀枝花树一样栉风沐雨威武挺拔,日日夜夜守望着风雨中的成昆铁路,他们是攀枝花铁路人。
历史的篇章翻开了新的一页,一九七零年七月一日成昆铁路正式通车,它是中国铁路建设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通往西南边陲的交通动脉畅通无阻。成昆铁路通车的消息传遍四面八方,那是渡口市几十万市民望穿双眼梦寐以求的向往,整个城市沸腾了,人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渡口市是一座移民城,广大的市民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南腔北调汇集着中华大家庭的成员,作为一座“三线建设”城市,在那“抗美援越,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里,加强内地与西南边陲的联系,其功能和作用是有着极其特殊的深远意义。成昆铁路通车后渡口市的对外交通出行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探亲出差乘坐火车只需要一昼夜就可以到达成都,而在此之前,从渡口乘坐汽车到成都需要翻越大小凉山,跨越金沙江,雅砻江,牛日河,大渡河,路途最少也要三四天时间,如果遇上天气变化路况不好就只有绕道昆明而行,旅途艰辛劳顿对于那时的渡口市民来讲是深有体会的,人们乘坐火车出行迫切需求的那种心情更胜于今天攀枝花人渴望高铁的心情,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样激动,那样令人难以忘怀。
攀枝花市地处川滇交界处,是川滇交通门户,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位置无论对四川和云南来讲,对川滇地区的经济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攀枝花铁路地区跨越攀枝花市三区两县,北起攀枝花市米易县米易火车站,南到攀枝花市攀枝花火车站,西至攀枝花市格里坪火车站,管辖近百公里的铁路线路,铁路职工家属近万人。攀枝花火车站位于川滇交界处金沙江畔,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市的火车站,是成都铁路局和昆明铁路局的交接分界口,是成都铁路局的南大门。那时的攀枝花市叫渡口市,攀枝花火车站叫金江火车站。攀枝花火车站往南延伸,成昆铁路进入云南境内直达春城昆明,往西去直到格里坪火车站,连接云南华坪宁蒗等滇西北地区,往北去从米易火车站连接西昌延伸到成都。成昆铁路上有名的渡口支线就在这里,渡口支线在攀枝花市境内的牛坪子火车站道岔出口接轨,其铁道线沿金沙江而上贯穿整个市区,连接着攀枝花的矿山和钢铁厂,是钢城攀枝花的大动脉,它担负着攀枝花市的工农业生产生活物资及攀钢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无论从战略角度和经济角度来讲渡口铁路支线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交通要道。上世纪七十年代成昆铁路攀枝花境内铁路沿线地区都很荒芜,那时的金江火车站只是一栋红色砖房,车站周边附属建筑物都还是搭建的油毛毡席棚,当年的金江火车站与现在的攀枝花火车站相比显得非常粗糙简陋,使用的是煤油信号灯引导列车进站和人工搬道岔,调车作业没有对讲机,使用的是口哨联络。火车站周边环境也是非常恶劣,沿着金沙江而上一直连绵到现在的市区炳草岗一带,到处都是搭建着层层叠叠杂乱无章的油毛毡席棚和“干打垒”建筑。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攀枝花铁路地区的铁路职工都会深深的体会到当年的情景,那时攀枝花铁路地区的职工生活异常艰苦,住的是用油毛毡搭建的席棚,整个地区只有为数不多的铁道兵修建成昆铁路时遗留下来的几栋砖瓦房。沿着攀枝花火车站(那时叫金江火车站)对面数百米的坡地上搭建着许多油毛毡棚,从现在的金江旅馆背后一直延绵到原攀枝花车务段机关办公楼旁。油毛毡棚简陋没有任何设施设备,夏天炎热冬天寒冷,一家人蜗居在不大的席篷里,每天生活煮饭极易引起火灾。一九八三年末,由于有的职工家属用火不慎,油毛毡棚半夜起火,其火势犹如火烧连营一般,把整个席棚烧的一干二净,许多生活用品毁于火中,给职工及家属的住宿生活造成了很大困难,望着火灾后的一片废墟,其生活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那时的攀医院和学校,铁路职工及家属面临着就医难上学难的问题线,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铁路职工家属就医极不方便。攀枝花铁路地区沿线只有金江,米易,密地,巴关河等几个站点有卫生所或保健站,头疼脑热的小病开点药医治,稍微有点疑难杂症沿线医疗站点也就束手无策了。八十年代初期成都铁路局考虑到攀枝花铁路地区的特殊性,医院,以解决沿线铁路职工家属的就医问题,使沿线铁路职工家属就医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铁路地区沿线没有学校,唯一的只有金江火车站对面山坡上一所铁路职工子弟学校,铁路职工子女上学非常困难,例如渡口支线上的铁路沿线职工子女上学就只有乘坐通勤火车往返于金江火车站到格里坪火车站,每天早上六点钟由格里坪火车站发车开往金江火车站,铁路沿线子女依次在各自停靠的火车站上车,每到下午放学的时候,又坐通勤火车回家。而在米易到牛坪子区段站点上的职工子女上学就只有坐成昆线上的列车上学了,不论是刮风下雨长年累月天天如此。
那时攀枝花地区的农民很少种植蔬菜,铁路地区职工家属基本上没有新鲜蔬菜吃,仅有的一点蔬菜也是铁路供应车从外地运来,肉食也就更谈不上了,国家供应很少的一部分盐肉,需要凭票购买,几乎没有新鲜肉食供应。很多人由于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缺乏维生素补充,手掌上掉皮一揭就是一层,整个手掌都是鲜红的嫩肉,碰不得挨不得钻心的疼痛。铁路职工工作环境恶劣,白天上班头顶炎炎烈日,酷暑难耐,特别是攀枝花铁路地区各车站站场,调车作业频繁,轨道上热气蒸腾,汗水湿透衣衫,手抓在铁皮车厢的扶梯手把上,顿时就会感觉扶梯手把滚烫,一不小心手上就会烫起水泡。工务部门职工维修铁路线路,没有任何机械化施工设备,全都是人拉肩抬的重体力劳动,白天肩扛铁镐捣固路基轨枕,路基钢轨在烈日的暴晒下如同冒着火苗一般,腾腾热浪袭来,头顶烈日汗滴八瓣,肩挑背磨背太阳过山。夜晚当班巡道,沿着铁道线巡视线路,大山深处荒芜一人,只听见金沙江滔滔水声,特别是每年夏季防洪季节到来,只能蹲在看守点的窝棚里,白天伴随空旷大山和滔滔江水,夜晚与星星月亮作伴,艰苦的工作环境更是苦不言堪。
攀枝花的气候没有冬季,久违的冬天几乎在人们的记忆中不知不觉的就很快过去了,炎暑逼人的夏季在悄然无声中来临。每天清晨火红的太阳从山顶上升起,放射出刺眼的光芒,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烈日散发出滚滚热浪好似要把云彩融化,太阳就象着了火的一团火球烧烤着大地,整个世界都充满着热气腾腾的感觉。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于那时的攀枝花的山上坡下河谷植被很少,每年每到春夏交替时节,攀西裂谷风劲吹,金沙江畔狂风怒号,卷起尘埃飞沙走石铺天盖地,漫山遍野迷蒙一片,使人无法睁开眼睛,满脸满嘴都是尘灰,干燥的气候仿佛整个天地和空气只要点把火就会燃烧,当地人称之为吹“干火风”。虽然成昆铁路上流传着“金江的太阳马道的风,普雄的下雨当过冬,燕岗打雷象炮轰”的说法,实际上攀枝花的干火风和马道的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天气十分干燥,很多人一到这个季节都是口干舌燥流淌鼻血。特别是在盛夏时节炎暑逼人,气候异常炎热,记得那时笔者在铁路流动施工单位工作,施工在渡口铁路支线,居住的宿营车停靠在密地火车站靠山边的铁路牵出线上,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薄薄的车厢在烈日下暴晒一天,每天施工回来打开车厢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让人喘不过气。地面上钢轨滚烫,车厢外热气蒸腾,车厢内热浪滚滚,夜晚酷暑难奈使人无法入眠,每天夜晚睡觉前都要用水冲凉车厢,就是这样每天早上醒来汗水湿透衣衫,枕席上留下是汗渍浸透的一个人形的印迹。
攀枝花铁路地区管辖着成昆铁路部分正线和渡口铁路支线,从三堆子火车站到格里坪火车站全长40.9公里,从攀枝花火车站到米易火车站全长58公里,共计98.9公里的铁路线路,承担着攀枝花市的旅客货物发送任务。那时的渡口支线是全国铁路运输最繁忙的支线之一,它担负着整个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原材料和钢铁产品的运输任务,成都铁路局原西昌铁路分局每年货运量有百分之七十左右在这里完成,过去有一句话叫做“渡口铁路支线打喷嚏,西昌铁路分局就会感冒”。自从渡口铁路支线运营以来,运量及运输收入逐年增长,铁路运输生产繁忙,从巴关河火车站宝鼎山上的煤炭到密地火车站朱家包包的铁矿石,精矿粉,从弄弄坪火车站原材料的运输到攀钢生产出的各种成品钢材,都需要通过铁路运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攀枝花铁路沿线各站的货物运输量逐年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年成昆铁路通车时的货运发送量万吨上升到至今的货物发送量万吨以上,货物发送量与成昆铁路通车时相比较几乎提高了近十倍,远远超过了成昆铁路当初设计的货物发送及通过能力。
攀枝花地区矿藏资源丰富,钒钛磁铁矿藏占世界首位,金沙江雅砻江流域有丰富的森林和水利资源,是国家重要的钢铁和能源基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数万铁道兵等筑路大军扎根深山,在怪石嶙峋的狮子山上,在急流咆哮的金沙江畔雅砻江边,在人迹罕至的攀西大裂谷,常年累月风餐露宿,筑路在高山深谷之间,创造出功垂千秋万代的伟业,谱写出中国铁路筑路史上的壮丽诗篇。在成昆铁路攀枝花境内的三堆子火车站旁的金沙江铁路钢梁大桥,桥梁主跨跨度为米,是当时我国铁路上跨度最大的钢梁桥。成昆铁路攀枝花段地处山区铁路,坡道长弯道多,泥石流水害等地质灾害频繁,防洪工作尤为重要,每年防洪季节来临,特别是雨季高峰,攀枝花铁路地区有关各站段始终贯彻落实上级“预防为主,四季防洪”的指导思想,相互密切协作,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管理方法和制度,加强对洪涝灾害的科学管理,增强防治的科学性和主动性,铁路行车人员和巡守人员紧密配合,搞好信息交流,掌握第一手资料,防范于未然。虽然攀枝花地区近些年来连降暴雨,山洪暴发,金沙江雅砻江水位暴涨,铁路线路受到威胁,由于铁路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协调,具体防洪方法和措施到位,铁路行车有惊无险。确保了铁路运输行车安全,提高了旅客货物的区间通过能力和速度。
年经国务院批准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金江火车站于年9月更名为攀枝花火车站。在这一年攀枝花火车站进行了一次站场设施设备大规模改造。攀枝花火车站的改造资金除铁路和政府出资外,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攀枝花市民的捐款,当然铁路职工也不例外,笔者那时也曾为建设改造攀枝花火车站捐款三十元钱。在完成了攀枝花火车站的改造后,经铁路和地方政府共同运筹一九九七年攀枝花铁路开行了直达北京的列车。记得进京列车开行的那一天,攀枝花火车站上人山人海,人们兴高采烈从四面八方涌向火车站,攀枝花市政府和成都铁路局在车站站台上举行了开行进京列车首发典礼仪式,随着车站值班站长的绿色发车信号旗的挥舞,进京列车风笛一声长鸣,在攀枝花人的欢呼声中结束了攀枝花没有直达北京列车的历史。进京列车的开行极大地方便了攀枝花市民的出行,加强了攀枝花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攀枝花人对铁路建设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angshanjixiea.com/sbsc/14117.html